跳到主要內容

中石油案 中央﹕涉誰都一查到底長青網文章

2013年08月31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3年08月31日 21:35
2013年08月31日 21:35
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明報專訊】中石油4名高層近日被扣查事件引起輿論廣泛關注。據本報得到的消息,中央高層對中石油一案作出批示,稱一定要徹查,「無論涉及到什麼人,都要一查到底」。至於有傳媒指此案可能涉及前中央政治局常委周永康,官方消息至昨截稿時仍未能證實。


本港《南華早報》引述消息人士說,中央高層領導人決定對原中共政治局常委、原政法委書記周永康進行調查。若消息屬實,周永康將成為中共有史以來首個被以經濟罪名調查的退休政治局常委。


《南早》﹕藉周案推動反腐運動

《南早》報道,在本月結束的北戴河會議期間,中共現任及退休領導人在會上批准調查周永康,國家主席習近平與中央政府決心藉周永康案推動反腐運動。文中引述消息人士指出,領導層作這一決定,是因為周家累積了巨額財富,黨內對腐敗問題之嚴重也深感憤怒,習近平已要求負責此案官員徹查。


上周官方通報,中石油集團4高層王永春、李華林、冉新權和王道富涉嫌嚴重違紀,目前正接受組織調查。6月被官方指涉嫌嚴重違紀的原四川副省長郭永祥,曾隨周永康轉戰中石油、國土資源部、四川省委省政府等,與周共事達12年。


稱研周子及親信促成可疑交易

《南早》報道稱,對周永康的調查主要針對他在四川及中石油任職期間的行為,將重點研究周永康之子周斌以及周永康其他親信促成的眾多油田和地產方面的可疑交易,查看周永康及其家人是否從中受益。


中央近年大力鼓勵「民營化」,中石油及中石化等巨型國企紛紛開放資本渠道,尤其中石油在西氣東輸項目引入民企成立合資公司。與民企「合作」並非新鮮事,中石油一直以來都會把部分油田外包,而外包制度的不規範,便造成貪腐空間。


早在1997年,計劃來港上市的中石油率先把吉林油田部分區塊外包,因為吉林油田是最早老化的大型油田。有投行分析員稱,中石油對每個區塊的採收率、開採成本及儲量等都有一定標準,若未能達標,便會考慮外包給民企,再按分成合同分帳。該分析員稱,有的區塊會循公開途徑每年招標,小規模的則由油田負責人「自行處置」。


內地《每日經濟新聞》報道,中石油及中石化對於開採成本高於每桶6美元的區塊都會外包,業內人士測算,一口井若投資約100萬元人民幣,一年便可翻本,在中石油受冷落的區塊,成為民企致富渠道。


油田外包無明確制度成漏洞

是次因被中紀委調查而被免職的4名中石油高管中,被視為「明日之星」的大慶油田總經理王永春正是出身吉林油田,從2000至2004年擔任該油田總經理。冉新權及王道富都分別擔任過長慶油田總經理。而李華林據悉在1995年調往海外分公司前,一直是周永康的秘書。


有業內人士指出,不單是吉林油田,其他油田都有這現象,部分人會透過特殊關係承包油田項目,再轉包給民營企業。勘探開採部門涉及許多外包項目及工程招標,一直被視為最「肥」部門。廈門大學中國能源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強指出,以往油田外包的確沒明確制度,形成漏洞,隨着新政府嚴打貪腐,外包制度有望在未來更規範。


明報記者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