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坐在椅子上,大部分時間都是工作,而且要限時完成,有時候會轉念想,樹木是否需要工作呢?
它也要跟時間比賽嗎?
它的一生是怎樣度過的?
不久前,得朋友贈送兩塊鋪滿「年輪」的原木,我們把它們做成一張櫈和一張茶几。
櫈上簡單彎曲的紋路,彷彿在訴說樹木一生的經歷。
「年輪」作為生命象徵
樹木是植物的其中一種,而大部分植物都會做一個工作,就是利用太陽的能量,將地球上的二氧化碳、水或是硫化氫轉化為人類生存所需要的氧氣,這個過程稱為「光合作用」。樹木的工作就是幫地球上做碳氧循環,將二氧化碳轉化成氧氣,所以樹木的工作是地球上不可欠缺的一環。
年輪愈完整愈健康
樹木透過光合作用慢慢地成長,除了將更多二氧化碳轉化成氧氣外,也開始慢慢地形成一個又一個獨特而讓人着迷的「年輪」。在之前的文章內,我們也曾經提及如果把自然生長的樹木切開一半,大家會看到樹木的切面上會有一個個由大至小的圓圈,那些圓圈就是「年輪」,是樹木在大自然中生長的生命象徵。如果再深入了解「年輪」,可以先從字面上理解到,這是記錄樹木每年生長的一種紋路,換句話說是以簡單而彎曲的線記錄樹齡,像是在繪畫樹木的生長地圖。
「年輪」最外面的一層是剛過去那年長出來的,中心的一層則是樹木剛開始誕生時長出的。除了用年輪的數量來計算樹齡,也可以從年輪是否完整看出樹木的經歷,可能某一圈年輪會有些大小不一的孔,我們就可以從此了解樹木的健康程度。
木材處理:芯材與邊材
當處理木材時,樹木的中心部分稱「芯材」,周邊的部分稱「邊材」。而不同樹木的芯材與邊材也有分別。因為杉木紋理分明,以杉木來說明比較容易理解,杉木的中心是一種較紅的年輪,周邊的則是一種較白的年輪。而較紅的中心與較白的周邊之交接處會散發出一股讓人心情開朗的氣味,是源自大自然的一種清香。另外日本還有個說法,是因顏色把芯材叫「赤太」,邊材叫「白太」。
紅心白邊 交接處滲清香
不同的部分會有不同的分工,一棵樹木的「邊材」多數是加工切成木板使用。其邊材部分的纖維組織比中心部分的組織密度低,所以當邊材部分被切成木板後,纖維會直接地接觸空氣,在空氣與組織密度低的邊材接觸過程中,木板會出現微微變形的情况,例如木板會出現微微的彎曲,特別在乾燥的環境下。如果要完全硬化的木板大約數年左右,硬化速度根據不同木種而定。
原木的獨有味道
「年輪」之所以珍貴,是因為有塑膠和金屬沒有的紋路,塑膠和金屬的中心或外側都做得相當完整。一般情况下都不會有「年輪」的紋路,也沒有任何經歷,如何也無法感受到樹木獨有的溫暖和味道。
不久前,我們也有幸得朋友贈送兩塊從大自然樹木中提取的原木,而且它們還擁有很多「年輪」。後來我們把它們加入設計元素,成為帶有獨特溫暖和味道的櫈和茶几。將樹木一生的經歷就放在眼前,確是百看不厭,現在每次看還會感到不一樣的,相信這就是「年輪」魔力吧。
欄目簡介
英文「Touch Wood」,有驅散噩運的意思,有說和廣東話的「大吉利市」意思相近。無論如何,木頭和人類的關係可說是唇齒相依,由原始人鑽木取火,到用木搭建房屋,利用木筏渡河,製作家具,及至各種藝術設計等,木都是不可或缺的材料,故此本欄目命名為「觸木 Touch Wood」,正希望把一些和木有關的人、事和地方,以至簡單的DIY創作和各位讀者分享。
文、圖:The Cave Creative Workshop
編輯 潘建文
fb﹕www.facebook.com/SundayMingpao
新聞類別
副刊
詳情#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