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中國
詳情#
【明報專訊】雲南省與緬北交界,邊境線長達2000多公里,雖然有多個口岸通道,但由於難民營都位處偏僻的邊境無人區,因此路遙難行。雲南德宏自治州的盈江縣城,距離緬甸境內最近的13號難民營也相距近百公里,近一半是盤山公路,另外還有更難行的泥路。
路沒有最難行 只有更難行
在當地人士的帶領下,記者搭車兩個多小時,趕到位於盈江西面70多公里的卡場邊檢站,事前據悉該邊檢站內24小時都有武警駐紮,我們商討了多次遇到武警截查時作何回應,但在清晨7點鐘,邊防武警未出來站崗,我們就這樣驅車疾馳闖過了邊檢站,順利闖關。
不過這僅是開始,在開過10多公里的水泥路面後,即進入邊境原始森林區域,道路也變成石子路面。當地人士稱,這條路還是當年修建水電站時留下的,周圍都是無人區,平時這條路甚少有車輛行駛,每到下雨天氣,隨時都會發生山泥傾瀉。
石子路沿山向緬甸方向盤旋延伸,看上去隨時都會變成斷頭路,在翻過一座近2000米的高山時,猶如置身雲端,身下水霧茫茫,一不小心隨時墮下山崖。
風雨飄搖下的中緬友誼橋
小心翼翼翻過大山後,很快就看到一條大河橫亙在山前,大河名為瓦控河,河上僅有一條木製大橋,橋是在1990年代建成,橋的兩端分別用中緬兩種文字寫着「兩國人民友好」的字樣,經歷20年的風吹雨打,橋已顯得殘破,橋面也作過修補,在奔騰而下的江水面前,顯得單薄而脆弱。在河對岸,就是沿山坡而建的13號難民營。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