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許承恩﹕通識科「去政治化」的理據充分嗎?長青網文章

2013年09月03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3年09月03日 06:35
2013年09月03日 06:35
新聞類別
副刊
詳情#

【明報專訊】8月27日,立法會議員梁美芬以召集人及主席身分,與15名社會人士成立「關注通識教育聯席會議」(以下簡稱「聯席」),先會見教育局長吳克儉,再舉行記者會,表達關注與訴求,例如:通識科考評過分集中政治議題、擔心教師在教授議題過程中有政治偏頗、評核機制「陽光化」等。


社會各界人士就通識科發展提出正面意見,教育界自當歡迎,亦期望此等意見有助學科有更完善專業發展。不過,就「聯席」所提出建議的背後理據,有以下關注。


提及公開試,不論是客觀回顧試卷問題,抑或是教育界回應,已多番說明考評問題並沒有「過分」集中於討論政治議題。就此,以下順序列出公開試12題試題主題,以作參考:


•香港人口老化問題及年輕人供養父母

•吸煙引致的公共衛生風險與禁煙措施在全球和本港的成效

•香港不同政治組織與政府管治效能的關係

•香港基建發展對社會及個人的影響

•全球化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內地孕婦來港作基因檢測及相關道德問題

•肥胖問題,以及肥胖是否一個全球的健康問題

•立法會「拉布」會否損害香港市民利益

•香港家庭性別分工的轉變,以及所涉及的價值觀

•香港家居固體廢物所帶出的問題

•香港人的國民身分認同

•中國可持續發展,以及經濟發展跟環境保護之間的矛盾

可是,針對上述客觀現實,「聯席」仍有選擇性地將討論焦點放於12條問題當中的某兩三題題目當中,指出通識考卷過分重視政治討論,未來應減少政治主題題目。另外,「聯席」多番提及學生在考評過程中取態時備受壓力,會有偏頗狀况,不過,就校本評核5年以來的正式運作,以及兩屆考生的放榜及上訴結果,均未見有「聯席」擔心的事實出現。


理據有所偏執

筆者了解「聯席」希望為部分對通識科有疑慮的家長發聲,亦期望學生在通識科學習中能自由表態,維持多元、多角度特質,進而期望令通識科「去政治化」,甚至建議在評核機制中作出改革,以達至其「去政治化」果效。可是,「聯席」成員所提出的「去政治化」理據有所偏執,只選取事實一部分作主觀陳述。


既然「聯席」成立目的是關注學生有更好的通識學習,應多廣泛諮詢前線老師、學生教學狀况,並了解客觀資料。不然,如果教育當局備受「聯席」壓力,於課程及考評層面作出干預,以至阻止老師、學生自由討論重要議題,訂立立場,相信這也不是「聯席」的最終目的:阻止學生學習,局限學生視野,且以政治壓力將通識科「去政治化」。


■稿例

1.論壇版為公開園地,歡迎投稿。論壇版文章以900字為限,讀者來函請以500字為限。電郵forum@mingpao.com,傳真﹕2898-3783。


2.本報編輯基於篇幅所限,保留文章刪節權,惟以力求保持文章主要論點及立場為原則﹔如不欲文章被刪節,請註明。


3.來稿請附上作者真實姓名及聯絡方法(可用筆名發表),請勿一稿兩投﹔若不適用,恕不另行通知,除附回郵資者外,本報將不予退稿。


4. 投稿者注意:當文章被刊登後,本報即擁有該文章的本地獨家中文出版權,本報權利並包括轉載被刊登的投稿文章於本地及海外媒體(包括電子媒體,如互聯網站等)。此外,本報有權將該文章的複印許可使用權授予有關的複印授權公司及組織。本報上述權利絕不影響投稿者的版權及其權利利益。


作者是通識教育教師聯會主席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