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機場第三跑道 刻不容緩長青網文章

2013年09月03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3年09月03日 06:35
2013年09月03日 06:35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經濟學上,資源運用的理性決定,取決於權衡成本效益。


以大型基建如機場第三跑道為例,最理想當然希望在經濟、社會及環境三者之間取得平衡,但談何容易? 社會成本與經濟效益之間,後者較具體和容易量化。隨着環球經濟重心由西向東移之勢愈見明顯,機場的樞紐作用及乘數效應,實在不容忽視。


據分析,第三跑道將為香港直接及間接帶來1670億元經濟貢獻,佔本地生產總值4.6%,並分別創造14.1萬個和19.9萬個直接及間接就業機會。


港機場屢獲殊榮 國際客貨運樞紐

如上述數字太抽象,不妨換個形象化角度。香港沒有天然資源,亦無農產品,但我們卻可享用從各地進口的水果、海產、鮮花,每日新鮮空運到港,滿足口福,機場功不可沒。香港空運業效率高,名牌消費品或電子產品選擇香港作為產品首發地或中轉站,我們亦可率先使用新產品。此外,機場提供數以萬計多元化工種,適合年輕人投身的工作崗位,凡此種種都為香港帶來社會效益。


香港國際機場自1998年啟用至今15年,一直以效率及服務質素為香港贏得不少獎項。


它是全世界最繁忙貨運樞紐,也是最繁忙客運機場之一,連接全球約180個航點,逾100家航空公司在此營運,由此出發,5小時內可飛抵全球半數人口居住地,讓我們與各地聯繫,推動商機,遨遊世界。


國際評級失三甲 逾七成港人支持擴建

隨着人流及貨運不斷增加,機場容量漸見飽和,硬件和效率受影響。正因機場發展與港人息息相關,第三跑道對維持香港航空樞紐的長遠競爭力不可或缺,擴建刻不容緩。作為機場用家,眼見近年其國際評級跌出三甲之外,情况令人擔心。


2011年夏天,機管局就機場擴建開展公眾諮詢,並委託港大社會科學研究中心收集諮詢意見,結果顯示,來自市民、商會及企業的2.4萬多份問卷中,七成三人支持興建第三跑道方案,反映社會大眾普遍認同香港機場需要擴建第三跑道,以配合經濟發展和鞏固香港作為國際大都會的地位。


其實,機管局承諾採取措施減低工程對環境的影響,並保持與社會各持份者溝通。在社會成本與效益客觀基礎上,我相信,經過理性討論,港人將為下一代找到最好方案。


(名人商情)

莊偉茵 中電企業發展總裁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