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若說日清是本地即食麵市場的老大哥,相信無人會反對;但近年印尼的「營多撈麵」卻異軍突起,搶下好些市場佔有率。一手在香港搞起「營多撈麵」的復興(香港)貿易有限公司,默默耕耘多年,其開設的「營多東南亞美食市場」分店已增至大約30間,當中不少已進駐屋苑和屋邨商場,而且更有將本地人和印傭「通殺」的趨勢。
復興(香港)貿易有限公司行政總裁呂凌鳴表示,他們的家族是印尼華僑,該公司乃由其父親於1980年成立,代理和分銷印尼等東南亞國家的食品。呂凌鳴坦言,在1980年代初期,其實不太打得進本地人的市場。初時主要是分銷給其他印尼華僑在香港開設的商店。除了歸僑,本地人雖然也有光顧,但大部分都是購買咖喱來煮餸,或者買椰漿來製作甜品,較少購買其他東西。
直至1990年代,香港經濟起飛,愈來愈多人去過東南亞旅遊,加上本地的東南亞餐廳多了很多,兼且出現東南亞菜和傳統中菜的Fusion菜等,才令港人對東南亞食品的認識大大增加。由於有些港人想吃東南亞食品,又不想每次都要光顧東南亞餐廳,於是便開始在市面上購買該公司分銷的東南亞食品和醬料。
超市難大規模上架 決自設門市
1999年,該公司更自行開設零售店,稱為「營多東南亞美食市場」(Indo Market),首間門市設於北角。呂凌鳴解釋,決定自設門市,是因為超市不可能讓他們有太多產品上架。而且,每款產品都要上架費,分銷成本也很驚人。
至於門市取名「營多」,是因為該公司代理的印尼「營多撈麵」那時已經開始打入主流本地人市場。原來,早在1990年代初,呂凌鳴的父母已經「慧眼」看中印尼的「營多撈麵」,取得其代理權。
據悉,「營多撈麵」的生產商乃印尼最大的即食麵生產商,其產量甚至不遜於日本的即食麵生產商。而且,該產品的特點是既彈牙,又同時帶點甜和辣,兼且有一定的價格優勢;再加上本地的日式即食麵一向比較重視湯麵市場,較為忽略撈麵市場,遂給該產品找到了市場空間。
贊助大學迎新營 攻年輕人市場
呂凌鳴在1996年接手公司業務之後,透過贊助大學迎新營等活動,成功在大學生的圈子內取得突破。除了在校園內輾轉相傳之外,漸漸有大學生在網上的討論區談論「營多撈麵」,於是更感染到其他年輕人。
2000年初,呂凌鳴更主動接觸7-11的小食部及市面的小食店和小食亭等,成功游說他們採用「營多撈麵」。他坦言,之前已向7-11提議了好幾年,但一直未獲接納,直至他想出方法,協助7-11解決流水作業問題,不擔心要顧客久候,7-11才願意合作。
原來呂凌鳴教7-11的員工在空閒時,先用熱水浸多碗「營多撈麵」,但每碗只浸泡90秒即隔水撈起。當顧客真的購買時,這些已熟了大半的撈麵只要放在熱水內翻熱一下,即可加上醬料食用,如此顧客便不用怎樣等候。
杯裝「營多撈麵」 美網站評第一
據呂凌鳴透露,今年8月初,杯裝的「營多撈麵」獲美國即食麵品評網站The Ramen Rater的網主選為「2013年全球十大好食杯麵」的第一名,被一份本地報章報道後,其銷量也即時上升了。
明報記者 薛偉傑
攝影 盧翊銘
復興(香港)貿易有限公司行政總裁呂凌鳴表示,他們的家族是印尼華僑,該公司乃由其父親於1980年成立,代理和分銷印尼等東南亞國家的食品。呂凌鳴坦言,在1980年代初期,其實不太打得進本地人的市場。初時主要是分銷給其他印尼華僑在香港開設的商店。除了歸僑,本地人雖然也有光顧,但大部分都是購買咖喱來煮餸,或者買椰漿來製作甜品,較少購買其他東西。
直至1990年代,香港經濟起飛,愈來愈多人去過東南亞旅遊,加上本地的東南亞餐廳多了很多,兼且出現東南亞菜和傳統中菜的Fusion菜等,才令港人對東南亞食品的認識大大增加。由於有些港人想吃東南亞食品,又不想每次都要光顧東南亞餐廳,於是便開始在市面上購買該公司分銷的東南亞食品和醬料。
超市難大規模上架 決自設門市
1999年,該公司更自行開設零售店,稱為「營多東南亞美食市場」(Indo Market),首間門市設於北角。呂凌鳴解釋,決定自設門市,是因為超市不可能讓他們有太多產品上架。而且,每款產品都要上架費,分銷成本也很驚人。
至於門市取名「營多」,是因為該公司代理的印尼「營多撈麵」那時已經開始打入主流本地人市場。原來,早在1990年代初,呂凌鳴的父母已經「慧眼」看中印尼的「營多撈麵」,取得其代理權。
據悉,「營多撈麵」的生產商乃印尼最大的即食麵生產商,其產量甚至不遜於日本的即食麵生產商。而且,該產品的特點是既彈牙,又同時帶點甜和辣,兼且有一定的價格優勢;再加上本地的日式即食麵一向比較重視湯麵市場,較為忽略撈麵市場,遂給該產品找到了市場空間。
贊助大學迎新營 攻年輕人市場
呂凌鳴在1996年接手公司業務之後,透過贊助大學迎新營等活動,成功在大學生的圈子內取得突破。除了在校園內輾轉相傳之外,漸漸有大學生在網上的討論區談論「營多撈麵」,於是更感染到其他年輕人。
2000年初,呂凌鳴更主動接觸7-11的小食部及市面的小食店和小食亭等,成功游說他們採用「營多撈麵」。他坦言,之前已向7-11提議了好幾年,但一直未獲接納,直至他想出方法,協助7-11解決流水作業問題,不擔心要顧客久候,7-11才願意合作。
原來呂凌鳴教7-11的員工在空閒時,先用熱水浸多碗「營多撈麵」,但每碗只浸泡90秒即隔水撈起。當顧客真的購買時,這些已熟了大半的撈麵只要放在熱水內翻熱一下,即可加上醬料食用,如此顧客便不用怎樣等候。
杯裝「營多撈麵」 美網站評第一
據呂凌鳴透露,今年8月初,杯裝的「營多撈麵」獲美國即食麵品評網站The Ramen Rater的網主選為「2013年全球十大好食杯麵」的第一名,被一份本地報章報道後,其銷量也即時上升了。
明報記者 薛偉傑
攝影 盧翊銘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