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副刊
詳情#
【明報專訊】昨天看了10多篇泛民支持者有關通識科的評論,本期望能就「關注通識教育聯席會議」(簡稱「聯席」)的八點建議有更多討論,惜發現大部分評論卻是上綱上線,以「出身定結論」,充滿人身攻擊。只可藉此回應把討論焦點帶回我們的建議。聯席的意見包括學生學習、老師培訓、投訴機制、學校角色、考評機制五大部分,具體如下:
一、通識科原意是令學生得以全人發展,為社會培養通才,確保通識科的教學對學生成長起正面作用。
二、通識科考題應更符合中學生水平,避免學生難以掌握,無法分析學習。
三、正視通識師資培訓問題,關心通識老師面對的困難,協助提供更容易使用的教材,教材必須涵蓋所有單元。
四、改善通識科投訴機制,加強校方監管的角色。
五、公平公正對待通識科6個單元,確保通識符合「全人教育」理念。
六、通識教材、講座不能偏頗,必須涵蓋各方意見。
七、通識評核機制應該陽光化,同時增加成員選拔的透明度並接受監管。
八、檢討通識必答題的必要性,以及通識科應否作為必考科目,增加學生選科的選擇權。
不要迷信以考題導向學習
在上述八點意見中,聯席從來沒有提出要老師申報政治聯繫,從來沒有提出通識科老師不可教政治,我們只是提出通識科不用迷信必須以考試方式或以必答題方式去考核學生,而應該讓同學有更多選擇。就我們的建議,許承恩算是點了題,至少有提及聯席指出的其中一些憂慮。許承恩代表通識教師聯會提出的意見,聯席是十分重視的。
許承恩指摘聯席「偏執」,並羅列了兩年公開試的12條試題,從羅列的12條試題看似十分公平,但他沒有說出哪條題目屬於必答題。這12道題若沒了必答題,坊間的迴響肯定不會像今天那樣大。但2013年的考卷中,「拉布」等高度爭議性的政治題目卻放在必答題部分。許承恩應該更公平地向公眾說出,12道題中,哪些題目是放在必答題部分。
為何極具爭議的政治議題要放在必答題部分,其實是為了達到以考題主導學習方向的果效。「聯席」一直說通識課堂上可以教政治,但高度政治爭議的題目不應該列作必答題,好讓學生及老師在準備公開試時有得選擇。
因此,說「聯席」提出八點建議是為了「去政治化」,是不公道的。「聯席」只是希望通識科不要以強迫考試的方法,去強迫同學必須背誦一些極具爭議,甚至有政治行動性質的議題,為的是應付考試。
學生是否選答某道題,應出於他的興趣與能力,而不應該強迫,因為通識科設立的原意與其他學科不一樣,學與教應該比較輕鬆,不一定以傳統考核方式去考試,更不一定要設必答題!
許承恩說「必答題」的設定是避免學生「貼題」。這是不現實的說法。哪個學生不「貼題」?愈是必答就愈「貼題」!這是香港考試制度多年來的現實,只是通識科亦不能倖免而已。
希望許承恩及他的團體平心靜氣,以開放的態度去看待「聯席」的八點意見,尤其在通識科是否應設必答題,可多聽受眾意見,不用全面「起摃」,抗拒任何意見及檢討。
「聯席」提出的是歸納了各方的意見。希望大家不要因為提出的人不是反對派,就「有理無理」,先「亂棍打死」。因為這種政治迫害的模式,不斷使用,會失去了它的效用。作為家長及教育界人士,為了孩子的將來,實義無反顧繼續表達意見,為的是把這門新的必考科目做得更好。孩子要考試是現實的,如何改善考試模式也迫在眉睫的。
為了孩子,我在此呼籲各方,不要上綱上線,以人身攻擊去討論問題,因為這種態度恐怕對通識科的討論毫無益處,反而讓坊間更擔心,教授通識科的老師,若以同樣態度去教學生,怎可能培養同學客觀看待事情呢?
作者是關注通識教育聯席會議召集人
■稿例
1.論壇版為公開園地,歡迎投稿。論壇版文章以900字為限,讀者來函請以500字為限。電郵forum@mingpao.com,傳真﹕2898-3783。
2.本報編輯基於篇幅所限,保留文章刪節權,惟以力求保持文章主要論點及立場為原則﹔如不欲文章被刪節,請註明。
3.來稿請附上作者真實姓名及聯絡方法(可用筆名發表),請勿一稿兩投﹔若不適用,恕不另行通知,除附回郵資者外,本報將不予退稿。
4. 投稿者注意:當文章被刊登後,本報即擁有該文章的本地獨家中文出版權,本報權利並包括轉載被刊登的投稿文章於本地及海外媒體(包括電子媒體,如互聯網站等)。此外,本報有權將該文章的複印許可使用權授予有關的複印授權公司及組織。本報上述權利絕不影響投稿者的版權及其權利利益。
一、通識科原意是令學生得以全人發展,為社會培養通才,確保通識科的教學對學生成長起正面作用。
二、通識科考題應更符合中學生水平,避免學生難以掌握,無法分析學習。
三、正視通識師資培訓問題,關心通識老師面對的困難,協助提供更容易使用的教材,教材必須涵蓋所有單元。
四、改善通識科投訴機制,加強校方監管的角色。
五、公平公正對待通識科6個單元,確保通識符合「全人教育」理念。
六、通識教材、講座不能偏頗,必須涵蓋各方意見。
七、通識評核機制應該陽光化,同時增加成員選拔的透明度並接受監管。
八、檢討通識必答題的必要性,以及通識科應否作為必考科目,增加學生選科的選擇權。
不要迷信以考題導向學習
在上述八點意見中,聯席從來沒有提出要老師申報政治聯繫,從來沒有提出通識科老師不可教政治,我們只是提出通識科不用迷信必須以考試方式或以必答題方式去考核學生,而應該讓同學有更多選擇。就我們的建議,許承恩算是點了題,至少有提及聯席指出的其中一些憂慮。許承恩代表通識教師聯會提出的意見,聯席是十分重視的。
許承恩指摘聯席「偏執」,並羅列了兩年公開試的12條試題,從羅列的12條試題看似十分公平,但他沒有說出哪條題目屬於必答題。這12道題若沒了必答題,坊間的迴響肯定不會像今天那樣大。但2013年的考卷中,「拉布」等高度爭議性的政治題目卻放在必答題部分。許承恩應該更公平地向公眾說出,12道題中,哪些題目是放在必答題部分。
為何極具爭議的政治議題要放在必答題部分,其實是為了達到以考題主導學習方向的果效。「聯席」一直說通識課堂上可以教政治,但高度政治爭議的題目不應該列作必答題,好讓學生及老師在準備公開試時有得選擇。
因此,說「聯席」提出八點建議是為了「去政治化」,是不公道的。「聯席」只是希望通識科不要以強迫考試的方法,去強迫同學必須背誦一些極具爭議,甚至有政治行動性質的議題,為的是應付考試。
學生是否選答某道題,應出於他的興趣與能力,而不應該強迫,因為通識科設立的原意與其他學科不一樣,學與教應該比較輕鬆,不一定以傳統考核方式去考試,更不一定要設必答題!
許承恩說「必答題」的設定是避免學生「貼題」。這是不現實的說法。哪個學生不「貼題」?愈是必答就愈「貼題」!這是香港考試制度多年來的現實,只是通識科亦不能倖免而已。
希望許承恩及他的團體平心靜氣,以開放的態度去看待「聯席」的八點意見,尤其在通識科是否應設必答題,可多聽受眾意見,不用全面「起摃」,抗拒任何意見及檢討。
「聯席」提出的是歸納了各方的意見。希望大家不要因為提出的人不是反對派,就「有理無理」,先「亂棍打死」。因為這種政治迫害的模式,不斷使用,會失去了它的效用。作為家長及教育界人士,為了孩子的將來,實義無反顧繼續表達意見,為的是把這門新的必考科目做得更好。孩子要考試是現實的,如何改善考試模式也迫在眉睫的。
為了孩子,我在此呼籲各方,不要上綱上線,以人身攻擊去討論問題,因為這種態度恐怕對通識科的討論毫無益處,反而讓坊間更擔心,教授通識科的老師,若以同樣態度去教學生,怎可能培養同學客觀看待事情呢?
作者是關注通識教育聯席會議召集人
■稿例
1.論壇版為公開園地,歡迎投稿。論壇版文章以900字為限,讀者來函請以500字為限。電郵forum@mingpao.com,傳真﹕2898-3783。
2.本報編輯基於篇幅所限,保留文章刪節權,惟以力求保持文章主要論點及立場為原則﹔如不欲文章被刪節,請註明。
3.來稿請附上作者真實姓名及聯絡方法(可用筆名發表),請勿一稿兩投﹔若不適用,恕不另行通知,除附回郵資者外,本報將不予退稿。
4. 投稿者注意:當文章被刊登後,本報即擁有該文章的本地獨家中文出版權,本報權利並包括轉載被刊登的投稿文章於本地及海外媒體(包括電子媒體,如互聯網站等)。此外,本報有權將該文章的複印許可使用權授予有關的複印授權公司及組織。本報上述權利絕不影響投稿者的版權及其權利利益。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