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毋懼水貨店 只怕大財團長青網文章

2013年09月05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3年09月05日 06:35
2013年09月05日 06:35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現時,復興代理和分銷的東南亞食品合共超過2000款,其中印尼食品佔了大部分,其次則為馬來西亞食品;泰國、越南的食品就較少,菲律賓的就更少。呂凌鳴表示,這除了因為他們較熟悉印尼市場,也因為產量、價格及飲食文化、口味等問題。例如,除了涼果和水果類產品之外,香港人就不太受落菲律賓食品。


港人一般不入菲印小商店

近幾年,市面也多了很多由菲律賓人和印尼人開設的小商店,尤其是印尼食品店。但呂凌鳴認為,這些小商店不會對該公司構成影響。因為除了銅鑼灣旗艦店特別多印傭光顧之外,該公司的主要客路還是香港人。


原則上,香港人根本不會行入那類由印尼人和菲律賓人開設的小商店。一來,雙方言語不通;二來,那些小商店銷售的東西亦未必合港人口味。三來,那些小商店銷售的很可能是水貨,而非行貨。而該公司則做足進口手續,跟足本地的營養標籤來銷售東南亞食品,對消費者的保障大得多。


因為不同國家或地區對於各種食品添加劑的限制可能會有些差別,某款食品可以在一個地區銷售,並不代表就可以在其他地區銷售。相反,由於「營多東南亞美食市場」的貨品種類齊全,反而吸引了部分印傭轉軚光顧。


門店吸引印傭轉軚光顧

不過,呂凌鳴在訪問期間亦反覆強調說:「我哋好細㗎咋,千萬不要說到我們好大間。」正所謂「樹大招風」,呂凌鳴憂慮的是,香港市場被大財團壟斷的程度這麼高,若有些大財團覺得代理和銷售東南亞食品這門生意好做,可能會不惜工本地入場。屆時,就真的會對該公司構成威脅。


當然,就算不接受媒體訪問,也不擔保大財團留意不到該公司,永遠不會涉足這個市場。也因此,呂凌鳴積極做好市場推廣。


獲2011年「香港服務名牌」

近幾年,該公司的營銷活動早已不限於贊助大學迎新營,還包括贊助產品,讓一些參加「歡樂滿東華」的屋苑和屋邨作義賣籌款;參加「工展會」和「香港餐飲展」等展覽;分別與領匯(0823)和海洋公園合辦印尼食品節等,以促進港人對東南亞文化的了解。而「營多東南亞美食市場」更獲選為2011年的「香港服務名牌」之一。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