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先導計劃助港體壇傳承長青網文章

2013年09月08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3年09月08日 12:00
2013年09月08日 12:00
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香港政府新聞網】
   行政長官今年初發表的《施政報告》裡,提出與香港學界體育聯會(學體會)合作,提供適當的支援,鼓勵更多學生發展體育潛能。過去幾個月,經過與學體會商量,擬定了一項先導計劃,並且由本月開始的新學年已經落實,學界反應踴躍,有逾300間中小學參加。

 

   香港體壇要長遠發展,梯隊培訓工作十分重要。現正在遼寧省舉行的第12屆全國運動會,香港代表隊既有大家熟悉的「老將」壓陣,也有不少新秀發揮出色,例如於男子個人花劍賽奪得銅牌的崔浩然,便年僅20歲。據報道,單車隊總教練沈金康在陳振興勇奪自行車男子山地越野賽銅牌後表示:「如果『山地興』在下屆全運會帶上六名新人上場,這絕對比他出戰更重要。」教練的話,道出了傳承對體育發展的重要。

 

   有效的傳承工作,一是要自年少時開始,二是要有廣泛的基礎。所以我們十分重視對廣大在校學生普及體育。康樂及文化事務署有「學校體育推廣計劃」,包括有運動教育計劃、簡易運動計劃、外展教練計劃、聯校專項訓練計劃、運動獎勵計劃、運動領袖計劃和運動章別獎勵計劃,供全港學校參與。

 

   今年與學體會合作,在新學年推出的先導計劃,是讓學校裡對體育有興趣和潛質,來自低收入家庭的小一至中六學生,同樣有機會朝體育方面發展,參與香港學體會舉辦的活動,例如學界體育比賽,充分發揮所長,也讓體育界發掘更多人才,及早展開有系統的梯隊培訓工作,做好傳承工作。

 

   香港學體會是由教育界自行管理的組織,其董事會主席和委員都是由校長、教師等組成,有過千間會員學校,多年來一直致力在中、小學加強體育運動。學體會舉辦的學界比賽,是全港學校參與最廣泛的體育活動。學體會的成員深信,教育的宗旨應該讓學生德、智、體全面發展。參加學體會的多家成員學校,培養了學業成績優秀的學生,同時又向香港體育學院輸送了精英運動員。

 

   根據由學體會參與設計的新計劃,校長可推薦有能力成為校隊成員的清貧學生,申請撥款資助。今年《施政報告》發表後,我們透過學體會邀請學校申請參加,反應十分熱烈,有160間小學及203間中學申請,首年的撥款總額約為360萬元。

 

   按照計劃,撥款資助三個主要範疇,即購置個人體育裝備、交通費及校隊教練費。學校必須把先導計劃的資助用於受惠學生。校方可決定每個資助範疇獲分配的款額,以及獲資助的學生人數。學年完結後,參與計劃的學校將呈交報告,總結撥款的運用情況。民政事務局及學體會會利用相關資料,評估先導計劃的成效,繼續推動體育活動在青少年中的普及化。

 

   (以上是民政事務局局長曾德成9月8日在其網上專欄發表的文章。)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