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被棄唐狗成緝私好幫手長青網文章

2013年09月08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3年09月08日 12:00
2013年09月08日 12:00
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香港政府新聞網】
   Noodle是一頭雄性唐狗(混種犬),四個月大時遭主人遺棄,被送到漁農自然護理署的動物管理中心。Noodle有較強的適應力和學習能力,不怕陌生環境、體格良好、喜歡食物獎勵,又對人友善。牠就是憑著這些特質,被漁護署檢疫偵緝犬隊選中,通過連串訓練,成為本港首隻擔任檢疫偵緝工作的唐狗,至今已「服役」了九個月。

 

   Noodle在領犬員楊錦泉的帶領下,去年起肩負為香港把關的使命,在各入境口岸偵緝非法進口香港的走私活生動物和動物產品,即使有關物品藏於行李或多層衣物內,偵緝犬都可憑嗅覺辨認出來。

   「Noodle不是純種狗,而是唐狗。不論什麼品種的狗,我們的訓練方法和看待牠們的態度都是一樣。」楊錦泉現時亦負責帶領另外一頭檢疫偵緝犬 --- 純種比格犬Archie。在他眼中,偵緝犬的品種與工作表現沒有直接關係。他笑言:「只要牠對食物有無窮慾望,我們訓練時就會事半功倍。」

 

   Noodle與其他檢疫偵緝犬一樣,嗅到目標物就會蹲下來向領犬員示意。只要有狗糧作為獎勵,偵緝犬工作時便會特別起勁。

 

專項訓練  嗅出目標

 

   檢疫偵緝犬隊訓練員嚴道亨表示,只要讓偵緝犬認識10至12種包括家禽、爬蟲類和哺乳類動物的氣味,牠們便能「舉一反三」,幾乎能認出所有動物氣味。

 

   他舉例說:「若偵緝犬能辨認出雞的氣味,便能同時認出鴨、鵝等家禽和雀鳥的氣味。若能辨認出某種蛇的氣味,也可以嗅到其他種類的蛇。」

 

   檢疫偵緝犬隊位於打鼓嶺的訓練基地,除了設有大型貨櫃等模擬場景和工具外,亦飼養了一批供訓練用的動物,包括來自漁護署動物管理中心的貓、兔子、倉鼠和鸚鵡等。此外,還有從走私動物案件中檢獲的龜、蜥蜴和刺蝟。

 

頑皮特質  反成優勢

 

   負責挑選狗隻「入伍」的嚴道亨表示,有些狗主遇到喜歡四處尋索和咬東西的狗,可能會覺得牠們頑皮,不適合在家中飼養,於是將牠們遺棄。「狗隻具備這些特質,反而適合訓練成為檢疫偵緝犬。」

 

   嚴道亨說:「Noodle本來是一隻命運不知會如何的唐狗,全因我們一個決定,使牠成為成功的檢疫偵緝犬。我希望所有寵物主人都能夠珍惜生命,飼養動物前,一定要想清楚,不要倉卒決定,影響牠們一生。」

 

   與Noodle並肩作戰的楊錦泉承諾,當Noodle退役後,會領牠回家照顧至終老,但不會因為Noodle曾被棄養而特別愛護他,而會平衡愛和紀律,因過分溺愛只會令牠變得不服從。

 

   漁護署2008年起推行檢疫偵緝犬計劃,偵緝犬隊至今已在各口岸管制站檢查超過138萬名旅客,破獲案件接近300宗。

 

   計劃初期,檢疫偵緝犬主要是來自澳洲經過訓練的犬隻。近年開始,漁護署已轉到該署的動物管理中心和本地動物福利機構,從被遺棄的犬隻中,挑選合適的在本地訓練。現役九隻檢疫偵緝犬中,Noodle和早於2009年加入的雌性混種比格犬Maggie,都曾被人棄養。

 

   漁護署檢疫偵緝犬隊會繼續循這兩個途徑,在本地物色合適的狗隻接受訓練,接替未來兩、三年退役的偵緝犬。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