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香港3個垃圾堆填區將於2015年陸續飽和,擴大堆填區方案卻屢次受阻,導致香港正面臨「垃圾圍城」的困局。在港工作十多年的光大國際(0257)行政總裁陳小平近日接受訪問時就指出,香港的問題不在於技術或資金,在於政府還未展現足夠決心和勇氣,市民也未充分認識到必須給垃圾找出路。陳小平認為,對香港來說最好的選擇,是以垃圾焚燒發電代替填埋,並透過源頭減廢多管齊下。
「從全球經驗來看,最好的方式是垃圾焚燒。」陳小平說,香港目前52%的垃圾依賴堆填區填埋,根據國際經驗,歐洲七成以上的發達國家已棄用堆填區,採用全面焚燒。內地也有如蘇州等城市正在接近全面焚燒水平。
歐七成發達國已棄垃圾堆填
「在香港建焚燒發電廠,不是技術問題,技術完全可以做到,也不是資金問題。如果填海再擴大堆填區,投入資金要多大?我覺得香港問題在於政府決心和勇氣,還有就是民眾環保意識提高。民眾對垃圾焚燒究竟會有什麼危害還不了解。」
陳小平表示,從好處來看,垃圾焚燒發電有三大優勢,首先是最大限度節約土地資源,以同等處理能力填埋場和焚燒發電廠比較,前者佔地面積是後者的200至400倍;垃圾焚燒還可以最大限度減少二次污染,因焚燒後飛灰與環境的接觸面較垃圾堆填大大減少。此外,垃圾焚燒發電也是變廢為寶,將資源最大限度的綜合利用,同時也減少了化石能源的使用。
倫敦15分鐘煙花 污染百倍於垃圾焚化
從危害來看,民眾最擔心的是焚燒產生的二噁英。陳小平說,按照目前全球最嚴格的煙氣排放標準—歐盟2000標準建設的垃圾焚燒廠, 每立方米二噁英含量必須低於0.1納克。0.1納克是什麼概念?倫敦聖誕節15分鐘煙火晚會產生的二噁英,是倫敦南部焚燒廠一年產生的二噁英的100倍。而0.1納克二噁英還相當於貨車尾氣排放,「實際上,城市空氣的最大殺手是汽車尾氣。能接受汽車尾氣,為什麽不能接受垃圾焚燒發電?」
陳小平建議,香港若要建焚燒廠就應該建在堆填區附近,如此才不會打亂垃圾收運體系。他預計,在香港建焚燒廠,從動工到建成投運大約需要2年時間。焚燒廠建成後,應封閉原堆填區並覆土綠化,把生態修復和環境治理結合起來。未來可將堆填區打造成休閒度假公園、環保教育基地,一舉多得。
綠色電力贈受影響居民
陳小平還建議政府建立相應的補償機制,例如將綠色電力免費供應周邊居民,「現在做填埋,政府對周邊居民是沒有補償的。如果焚燒發電,產生的綠色電力可以供應給周邊居民享用。從政府的角度來說,就算免費供應也沒有什麼問題。」
光大國際如此關注香港的垃圾出路問題,是否也有意將業務發展到香港?陳小平坦言,如果香港政府推動垃圾焚燒發電,光大國際會積極參與投標。他指光國在內地有10個已投入營運的垃圾焚燒發電項目,12個在建項目,均是以歐盟2000標準建設。未來光國也希望以香港為平台將業務發展到海外。
明報記者 李萌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