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澳洲轉型 藉服務業重新上路長青網文章

2013年09月09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3年09月09日 06:35
2013年09月09日 06:35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唱衰澳洲的人,喜歡談它的高外債和高家庭負債比例,將其與房地產泡沫爆破的美國,以及經濟增長突然停滯的新興市場國家相比。筆者認為,這些風險都被嚴重誇大了。


保守的自由黨贏得大選,澳洲新政府的最大挑戰,是扭轉15年來生產力增長放緩的趨勢,將該國定位為亞洲高增長經濟體的一流服務提供者。


監管審慎 樓市危機風險低

其實,很少國家的財政像澳洲般健康。它兼顧了凱恩斯的兩項主張——經濟好時審慎理財,經濟不景時推出刺激政策。


金融海嘯2007年爆發時,澳洲已連續11年錄得財政盈餘,將政府負債降低至只相當於該國GDP的9.7%。雖然澳洲近幾年推出財政刺激政策,政府負債回升至相當於該國GDP的27%,但與美國的106%、歐元區的平均95%及日本的245%相比,仍然微不足道。


雖然澳洲的家庭負債和淨外債相對GDP的比例確實較高(分別是108%和55%),但這些負債的結構顯示,出現樓市危機或者外資突然停止流入的風險相當之低。


澳洲按揭不靠低息貸款

澳洲的樓價的確相當高,但它是建基於慎重和嚴肅的監管,而不是依賴次級按揭行業才能蓬勃發展。不像美國,澳洲樓宇按揭融資並不是透過複雜的資產抵押證券,或者氾濫的低息信貸服務。澳洲的銀行將符合《巴塞爾協議3》(Basel 3)的資本監管要求。


2009年,澳洲經濟明顯不會陷入危機時,澳洲儲備銀行(RBA)堅決加息。澳洲的按揭利率與澳洲儲備銀行的政策利率掛鈎,後者加息以收緊貨幣供應,很快就會傳遞至家居樓宇按揭服務。


這就是澳洲家庭負債風險的真面目——關鍵在於借貸成本,而不是負債水平。過去22個月,澳洲儲備銀行已經減息2.25厘,按揭利息佔澳洲家庭的可支配收入的比例降至7.8%。


儲蓄率遠高於英美

減息加上借貸者的良好信譽,令不良按揭貸款只佔未償還貸款總數的1%。事實上,澳洲家庭一向有未雨綢繆的習慣。金融海嘯之後,澳洲家庭儲蓄佔可支配收入的比例已升至10.8%,遠高於美國的4.5%和英國的4%。


澳洲儲備銀行的寬鬆貨幣政策,可能已經影響到澳洲家庭的預算,但企業借貸方面的回升仍然緩慢,特別是在房地產行業。該國有幾個城市正面對住宅供不應求,這會推高樓價。不過,現時採礦業出現調整,正好令利率繼續下跌,地產發展商會在部分城市增建住宅樓宇,以紓緩供不應求的情况。


在金融海嘯後,證實了澳洲是國際投資者的「資金避難所」,而不是因為高外債而風險高的地方。現時,人們主要關注的是,採礦業放緩及商品價格下跌,會對澳洲構成什麼影響。事實上,中國看來可以避免經濟增長大幅放緩,將來仍然會繼續去買澳洲出產的大部分商品;產能擴張將會令澳洲的商品出口進一步增加。


澳洲仍然無可避免地受到環球價格和商業周期影響。不過,澳洲的新基建有大約70%都是和液化天然氣項目有關的,相關的長期供應合約可以將價格變動和商業周期的影響大大減低。


轉為知識型經濟 服務亞洲中產

可以說,澳洲在礦業方面的投資確實明顯減慢,將來還會繼續減慢。然而,先撇開礦業背後的強大實力不說,這行業其實只僱用了澳洲總就業人口的2.5%。至於澳洲的製造業,過去25年持續收縮。因此,對於一些與礦業關係不大的領域來說,它們的經濟會較為艱難。


澳洲現時的失業率是5.7%,仍然屬於較低的數字,但過去兩年它都是上升。該國接近80%的職位都是圍繞服務業,但現時它必須改變定位,為蓬勃增長的亞洲中產階層服務。


澳洲在1980年代和1990年代曾經推行重大的經濟改革,令該國能夠面對外國的競爭。當時,金融業變得自由化,勞動力市場也變得較有彈性。這令到整體的生產力有所增長,但後來漸漸放緩。不幸地,在少數派政府執政的4年期間,經濟改革停滯不前。現在,新當選的政府需要推動澳洲轉型成為知識型經濟體,以扭轉這個趨勢。


新政府減稅減息 利吸投資

澳洲可以採取很多方法來改善它的生產力。經濟學家通常會指出,需要放寬勞動力市場的限制,例如工資的彈性,以及招聘和解僱的常規。


例如,應該優先推行以獎勵來促進投資,尤其是在礦業以外的行業。基建則需要升級,包括交通接駁、寬頻網絡,以及加建住宅。雖然澳洲教育的水準已相當高,但與商界建立更緊密的伙伴關係,將可以藉科技和創新來提升生產力。


自由黨領袖阿博特(Tony Abbot)現時已當選下一任總理。他的經濟班底有點模糊,但最低限度,可以預期他會嘗試削減一些繁文縟節、官僚主義及小型企業的稅率。


阿博特承諾會增加基建開支,雖然有人認為,這與他強調的削減政府預算有衝突。然而,他主張的減稅,加上減息,可能會吸引到私營企業在基建和礦業以外的行業增加投資。


澳元轉弱 利服務出口

阿博特還有一張重要的牌可以打,那就是澳元的匯率。今年以來,澳元已經下跌了14%,這有助提高澳洲的競爭力,也是澳洲儲備銀行歡迎的。


經歷了近幾年澳元大幅升值,非礦業的澳洲出口商仍然能夠生存,是全靠找到方法來維持競爭力。若澳元進一步轉弱,澳洲的服務業——由金融、教育到旅遊業,將可以受惠於中國大陸和亞洲其他地區的財富上升。


潘迪藍

GaveKal Dragonomics 資深經濟師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