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消費品民企頻賣盤 學者:憂經營環境長青網文章

2013年09月10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3年09月10日 06:35
2013年09月10日 06:35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今年內地消費品行業的民企賣盤頻繁,有學者表示這反映出民企對內地經營環境有保留,但亦有分析稱賣盤企業多是採取單一業務經營,發展更容易遭遇瓶頸。


除了昨日SCA宣佈全面收購維達以外,民企賣盤案例還有8月份國際化妝品牌歐萊雅收購內地面膜品牌美即(1633),LV於7月入股內地化妝品牌丸美,成為其第二大股東,而乳業龍頭蒙牛(2319)早前亦宣佈全面收購配方奶粉商雅士利(1230)。


北京理工大學經濟系教授胡星斗指出,內地民企經營到一定規模後賣盤,雖各自有不同原因,但終歸是對內地經營環境有保留所致,所以寧願將生意賣掉賺一筆,比看着它最後虧掉好。


胡認為,有些行業想再進一步擴大規模,或需要與國企競爭市場,與其向國企挑戰,倒不如被其收編。另一方面,靠自己去擴充市場或開新業務,亦可能會遇到融資困難等風險,還是交由更有實力的國際企業去幹會更理想。


專注單一業務 易遇瓶頸

交銀國際分析員王惟穎表示,縱觀今年賣盤的民企,多是專注經營單一業務,「這不利於分散風險,當這項業務發展到一定階段,企業再尋求上升就非常困難,所以多選擇賣盤。比如相對於維達,走多業務路線的恒安更難被收購」。她表示這更多是出於商業模式考慮,與經濟環境的關係不是很大。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