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風險胃納改善 中資周期股回勇孆憛G江宗仁長青網文章

2013年09月13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3年09月13日 06:35
2013年09月13日 06:35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恒指昨升16點,收報22,953點, 成交金額625億元。炒經濟回穩的樂觀情緒冷靜下來,投資者重新審視形勢,聯儲局下周議息、德國大選以至市場息率趨升,加上技術超賣,均形成重重心理壓力。但鑑於投資者的風險胃納大幅改善,沽盤消化完成後,中資周期股份料可率先回勇。


德國將於9月22日大選,分析指現任總理默克爾很大可能順利連任;若她能連任,當然可以減少處理歐債問題上的政策不明朗,畢竟德國在歐債問題上扮演着重要角色,默克爾已經執政長達8年,過去處理歐債問題時,曾惹來國內對援助其他國家的抨擊,加上另一候選人前財政部長施泰因布呂克人氣冒起,大選結果仍有懸念。一旦默克爾選舉失利,隨時重燃歐債危機憂慮。


此外,新興市場在風聲鶴唳回穩過來,主要是超賣及中國經濟回暖帶動,MSCI新興市場指數月內已累升近7%,RSI接近70,走勢呈超買,未來是否有進一步利好消息支持強勢,暫時看不到。反而留意,印尼央行昨出乎市場意料地加息0.25厘,其他如紐西蘭及南韓央行維持利率不變,但兩者面對通脹升溫壓力,明年有機會要加息,此將對趨緩的經濟添壓,走資潮隨時重現。雖然中港等暫仍未是走資主力,但印度、土耳其及巴西等股市初現回吐,令投資者憂慮反彈是否完結。


中國穩增長奏效 掃除市場一大憂慮

中國經濟狀况成為投資者關注重點之一,正是如此,內地早前公布一系列經濟數據好轉,可以對新興市場股匯以至歐美股市造成強勁牽引作用。據彭博最新的全球調查顯示,受訪者認為全球經濟面臨的最大威脅,是中國經濟放緩及美國財政問題,但對於歐美日等經濟前景看法變得樂觀,尤其是歐元區經濟。中國穩增長政策已見到成效,掃除了市場一大憂慮;現至美國10月底要處理財政及債務上限等問題,仍有一段時間,風險胃納高有望保持。


鋼鐵股看俏 新地短期難有表現

內地反貪腐風暴吹到醫藥業,中國生物製藥(1177)附屬涉行賄,震散醫藥股。從中石油(0857)一石激起千層浪來看,醫藥板塊未來一段時間將無運行,加上這類逆周期主題失寵,板塊沽壓料持續。除了科網、濠賭的升勢相對穩定外,市場可選擇不多,周期性股份變相是相對較明朗選擇,也帶來輪流炒作空間。煤鋼、內房、航運等昨現回吐,水泥及紙股則回升,要每每捉到輪轉方向困難,只得考大家坐功,其中持強的鋼鐵股可看俏。


壓軸公布業績的新地(0016)沒有驚喜,全年物業銷售收益減少逾五成,租賃業務收益增加一成多,核心盈利倒退14%。美國退市及港府拒減樓市辣招,只扭轉市場對樓市只升不跌的預期,變成看跌,雖然近期一手樓銷售反應不俗,也只可能是一手新例適應期造成需求遏制獲釋放所致,隨着發展商加快推盤,才可以考驗到市場承接力。在缺乏催化劑下,新地短期難有表現。


江宗仁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