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施維爾(Hugo Swire)﹕選舉、民主和香港的未來長青網文章

2013年09月14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3年09月14日 06:35
2013年09月14日 06:35
新聞類別
副刊
詳情#
【明報專訊】明天是第6屆國際民主日。支持加強民主體制,是英國外交政策的核心。在慶祝今年的國際民主日之際,我想以亞洲國務大臣的身分,闡述何以我認為過渡至普選是符合香港的最佳利益,並對香港未來的穩定與繁榮至關重要。


於2007年,聯合國大會提請在每年的9月15日慶祝和紀念國際民主日。正如聯合國指出:「民主既是進程,也是目標,只有在國際社會、各國政府機構、民間社會和個人全面參與和支持的情况下,民主的理想才能化為世界各地人人都能享有的現實。」


中英聯合聲明確保了香港的高度自治、基本權利及自由。英國與香港有着深遠的歷史關係,故就聯合聲明當中所作的承諾,必然認真對待。


任何方案應予港人一個真正的選擇

因此,我歡迎行政長官梁振英在宣讀他首份《施政報告》時,誓言「按照《基本法》的規定和全國人大常委會的相關決定,推動落實普選目標」,以及在適當時候,政府會「就選舉辦法展開廣泛諮詢」。令人鼓舞的是,香港許多團體和個人在推動香港邁向民主發展,充滿熱忱。就政府準備建議諮詢公眾的各個可能方案,他們的意見將非常寶貴。


香港民主普選的確切內容,當然是在符合《基本法》的規定下,由香港與中國政府以及香港人作出決定。世界上沒有任何完美的普選模式,但重要的是,任何方案應予香港人一個真正的選擇,讓他們能真正主導自己的未來。這顯然不易辦到,要順利找到這重要議題的解決方案,各方的對話與合作,便顯得格外重要。當然,英國也隨時準備提供任何支援。


英國隨時準備提供任何支援

我支持普選,並非僅僅因為我相信民主是一項普世權利。香港作為亞洲首屈一指的國際金融中心,一個明確的政制方案對企業和投資者信心尤為重要。約1000家英國企業以香港為基地,當中有許多更在此設立地區總部。因此,英國與許多國際社會一樣,是香港經濟的重要部分,期望香港持續繁榮安定,在經濟上充滿活力。國際民主日正好提醒我們,普選有助確保這一得來不易的成果。民主是我們未來繁榮的關鍵,把我們緊連一起,其重要性確實明顯不過。


(小題及黑體重點由編者所加)

作者是英國外交及聯邦事務部國務大臣

■稿例

1.論壇版為公開園地,歡迎投稿。論壇版文章以900字為限,讀者來函請以500字為限。電郵forum@mingpao.com,傳真﹕2898 3783。


2.本報編輯基於篇幅所限,保留文章刪節權,惟以力求保持文章主要論點及立場為原則﹔如不欲文章被刪節,請註明。


3.來稿請附上作者真實姓名及聯絡方法(可用筆名發表),請勿一稿兩投﹔若不適用,恕不另行通知,除附回郵資者外,本報將不予退稿。


4. 投稿者注意:當文章被刊登後,本報即擁有該文章的本地獨家中文出版權,本報權利並包括轉載被刊登的投稿文章於本地及海外媒體(包括電子媒體,如互聯網站等)。此外,本報有權將該文章的複印許可使用權授予有關的複印授權公司及組織。本報上述權利絕不影響投稿者的版權及其權利利益。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