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海岸保護區「淪陷了」長青網文章

2013年09月16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3年09月16日 06:35
2013年09月16日 06:35
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明報專訊】鄉郊土地被非法改變用途的新聞時有所聞,最新發展是極具保育價值的海岸保護區也「淪陷」了。城規會全港122個規劃分區當中,有26個分區設有海岸保護區,本報的偵查發現,最少有11個分區(即逾四成)遭到不同程度的人為侵害,包括被霸建成停車場、貨櫃場。海岸保護區開宗明義要保護,一旦它被破壞之時,誰來保護?政府予人束手無策之感。是部門各自為政?官員怠忽職守?還是法律漏洞處處阻嚇乏力?政府視若無睹的話,問題只會惡化。


根據城規會文件,海岸保護區的規劃意向,是「保育、保護和保留天然海岸線,以及易受影響的天然海岸環境,包括具吸引力的地質特色、地理形貌」等,並且列明「根據一般推定,此地帶不宜進行發展」,又指明「有需要進行以助保存區內現有天然景觀或風景質素的發展,或者絕對基於公眾利益而必須進行的基礎設施項目,才可能會獲得批准」。由此可見,保護區是珍貴的天然資源,如非必要,不能發展。


農田被堆泥、魚塘被填平、樹林被剷起、鄉郊地被霸佔非法建屋,這些新聞早已氾濫到耳熟能詳。過去不少鄉郊地被破壞,變成堆泥區或貨櫃場,就是有人抱着「先破壞、後發展」的心態,先把大自然破壞,變成「棕地」,再爭取改變用途建屋,當中涉及龐大的金錢利益。若這種心態蔓延至海岸保護區而政府又坐視不理,後果不堪設想。


政府或許會推說鄉郊幅員遼闊,難以一一偵查,然而,我們的記者只是以高空圖、親身到訪等「土法」方式,已能發現大量土地被霸佔,坐擁龐大資源的政府部門又焉有無法偵測之理?官員有否怠忽職守?值得立法會和審計署等注意。


有指香港土地政策政出多門,規劃署、地政總署、屋宇署等各有職責,但這些部門之上不正正有一個專職統籌發展的發展局嗎?若涉及更多其他部門,政務司長財政司長不正正是負責協調各部門的嗎?若法例有漏洞,阻嚇乏力,政府只要提出合理的修訂,立法會又會阻撓嗎?大自然一旦被破壞就難以復元,如非必要,海岸保護區不應被破壞,政府必須做好「守門員」角色。


歡迎回應 editorial@mingpao.com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