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國際
詳情#
【明報專訊】伯南克說退不退,分析員紛紛批評其作繭自縛,要為其口中所謂「最近數月金融市場環境急速收緊」承擔最大責任。輿論亦再度關注聯儲局如今是否太開放。
前瞻指導反釀市場波動
伯南克一直強調要增加聯儲局貨幣政策的透明度,與外界增加溝通,並破天荒定下每年4次在議息會議後召開記者會解釋貨幣政策的規定,希望通過清晰解釋聯儲局決策依據與準則,為市場消除不確定性。這一策略在金融海嘯後確實有助消除恐慌,避免經濟崩潰,但隨着危機消退,聯儲局最近的「前瞻指導」卻成為市場波動的根源。
伯南克在5月22日首次透露聯儲局「收水」的可能時間表,美國10年期國債債息此後由1.9厘升至3厘水平。今年6月他表示可能在今年開始縮減買債規模,並於明年中終止買債計劃後,環球股市在5日內蒸發了3萬億美元。他此後試圖把「收水」與加息步伐區分開來,但未能打消投資者把縮減買債視為加息前奏的想法。《華爾街日報》指出,聯儲局周三是向投資者拱手認輸,但諷刺的是,這樣做將加深市場把「收水」與加息聯繫在一起的想法,令退市更難實行。
未令收水加息脫鈎 更難退市
列治文聯儲銀行前經濟師斯坦利(Stephen Stanley)說﹕「雖然他(伯南克)不願承認,但他顯然要為利率走勢負主要責任,因為他是帶頭提出閂水喉的人。」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經濟學教授賴特(Jonathan Wright)直指,儲局或為發出強烈的收水信號而感到後悔,「他們也可能得出結論,認為難以讓人們相信停止買債與收緊貨幣政策完全沒關係」。
長年觀察聯儲局的《紐約客》記者卡斯迪(John Cassidy)指出,目前仍難斷定聯儲局增加透明度是否錯誤,但可以肯定的是,央行政策公開既有好處也有代價。現只要用電腦搜尋一番,人人都當專家探究聯儲局想法,而由於投資者會作前瞻反應,而不是基於聯儲局當前行動作決定,若聯儲局主席未能向市場發出清晰信息,可能導致更大的不確定與不穩定性。
(綜合報道)
前瞻指導反釀市場波動
伯南克一直強調要增加聯儲局貨幣政策的透明度,與外界增加溝通,並破天荒定下每年4次在議息會議後召開記者會解釋貨幣政策的規定,希望通過清晰解釋聯儲局決策依據與準則,為市場消除不確定性。這一策略在金融海嘯後確實有助消除恐慌,避免經濟崩潰,但隨着危機消退,聯儲局最近的「前瞻指導」卻成為市場波動的根源。
伯南克在5月22日首次透露聯儲局「收水」的可能時間表,美國10年期國債債息此後由1.9厘升至3厘水平。今年6月他表示可能在今年開始縮減買債規模,並於明年中終止買債計劃後,環球股市在5日內蒸發了3萬億美元。他此後試圖把「收水」與加息步伐區分開來,但未能打消投資者把縮減買債視為加息前奏的想法。《華爾街日報》指出,聯儲局周三是向投資者拱手認輸,但諷刺的是,這樣做將加深市場把「收水」與加息聯繫在一起的想法,令退市更難實行。
未令收水加息脫鈎 更難退市
列治文聯儲銀行前經濟師斯坦利(Stephen Stanley)說﹕「雖然他(伯南克)不願承認,但他顯然要為利率走勢負主要責任,因為他是帶頭提出閂水喉的人。」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經濟學教授賴特(Jonathan Wright)直指,儲局或為發出強烈的收水信號而感到後悔,「他們也可能得出結論,認為難以讓人們相信停止買債與收緊貨幣政策完全沒關係」。
長年觀察聯儲局的《紐約客》記者卡斯迪(John Cassidy)指出,目前仍難斷定聯儲局增加透明度是否錯誤,但可以肯定的是,央行政策公開既有好處也有代價。現只要用電腦搜尋一番,人人都當專家探究聯儲局想法,而由於投資者會作前瞻反應,而不是基於聯儲局當前行動作決定,若聯儲局主席未能向市場發出清晰信息,可能導致更大的不確定與不穩定性。
(綜合報道)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