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王立新﹕併購價值為本 五礦走出去非政治任務長青網文章

2013年09月23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3年09月23日 21:35
2013年09月23日 21:35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作為五礦集團旗下的海外平台,五礦資源(1208)與其他國企一樣,近幾年拚命「走出去」,但也蒙上了「國家任務」的標籤,董事長王立新坦言,外國媒體對國企充滿偏見。但五礦資源是一個例外,一切從公司於2011年輸掉澳洲銅礦巨企Equinox Minerals爭奪戰開始,那次的併購案,五礦資源雖然沒有勝出,卻也不是輸家。


「最初,幾乎所有的外國媒體,如《金融時報》、《華爾街日報》等,對中國國企背景的公司存在很深的bias(偏見)。」王立新於1995年起加入五礦集團,並在2011年3月底出任五礦資源董事長,椅子還沒坐暖,公司便正式宣布出資63億加元競購Equinox。


收購澳企受挫贏聲譽

王立新憶述,當時一批外國傳媒的第一個反應是「中國國企又來了」,外國人以為公司帶有政治任務,會不惜一切代價搶奪全球資源。不過,正當大部分人以為Equinox是五礦資源的囊中物,全球最大黃金企業Barrick Gold突然扮演「程咬金」,出價高達73億加元,五礦最後放棄競購Equinox。


五礦資源輸掉了這宗收購案,卻贏得了美譽。「賽後檢討」公司沒有後悔退出。王立新說,公司雖然是中資背景,但股東與上市公司之間保持獨立。「我們做事很有discipline(紀律),任何事情以價值作主導,如果去到那麼高價,我們已看不到價值,所以就walk away(退出)。」他指出收購案後,同樣的媒體、同一個記者,對公司有了完全不一樣的評價。


國企需做足功課

「我不怪外國媒體有偏見,中國企業確有值得改善的地方。」王立新指出,某些國企「走出去」前沒有做足功課,對外國的法律及文化不熟悉,只管把中國的一套照搬到外國。他認為,國企要證明給外國人看,他們不是搶了資源就跑掉,而是很着重可持續發展的,保障當地人的就業,甚至參與當地社區建設。


為避幾塊宗教石頭 多花幾百萬美元

他舉例說,最近開發澳洲Dugald River項目,在興建公路時發現荒野上有幾塊石頭,王立新笑說,如果是中國來的員工,想也不想便會把石頭丟掉,但當地員工看見後,認為是土著的一些宗教儀式,按照法規不能亂碰,「後來我們要多花幾百萬美元修改路線,但卻因此獲得了當地政府的尊重」。


現在,公司在4個國家擁有7個項目,從2010年獲母公司注入資產後,王立新說,至今沒有放慢過收購步伐。被問到會否對嘉能可(0805)旗下秘魯銅礦項目感興趣,他表示對大型的、能即時有現金流的項目都會看,但公司會維持「價值為主」的核心價值,在「走出去」的同時,努力創造正面印象。


明報記者 廖毅然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