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教育官僚吃人 害苦莘莘學子長青網文章

2013年09月23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3年09月23日 06:35
2013年09月23日 06:35
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明報專訊】隨着大學三年改四年制,高考今年最後一次舉辦,供自修生或部分考生重考。本報上周四報道,有考生去年高考3科奪A,但英文不及格,今年補考終於及格,但由於今屆高考放榜日較往年推遲了一個月,結果雖然累計考獲3A1E,但8所大學無一取錄。教育本應以學生為本,如此荒謬僵化的制度,加上各大學你推我讓的冷漠態度,簡直是教育官僚制度吃人,隨時毁了一名寒窗苦讀年輕人的一生。


大學拒收的理由各有不同,但相信真正的原因,是考評局、教育局及各所大學百密一疏,在制度設計時遺忘了這批末代補考生,致放榜時各大學已按程序收滿學生。本來只要大學亡羊補牢,事情也不會鬧大,但多所大學卻以種種理由拒絕取錄,考評局及教育局也支吾以對,如此的所謂教育工作者,實在叫人氣憤難平。


考評局強調高考放榜日期是經考評局公開考試委員會議決通過,教育局則強調院校在釐定收生要求方面高度自主,局方不宜干預。但實際情况是,考生明顯是因為放榜日期推遲而錯過入學機會,錯不在考生而在教育制度設計者,考評局與教育局絕對有責任「補鑊」。當中有否官員涉及行政失當,負責監察政府的立法會更應追究到底,為學生討回公道。


錯不在考生

當局有責任補救

至於各所大學的冷漠與官僚,更加不可接受。該考生的成績肯定較不少大學生為佳,成績不可能是拒收的理由,至於放榜時大學已收滿學生等藉口,更完全沒有說服力。制度不外乎人情,在末代高考年,大學以特例方式多收三數名學生根本不可能是問題,甚至大學可以「有條件」的方式暫時取錄考生,放榜後才正式落實取錄,問題即可解決。


制度是死的人是生的,視乎大學是否用心辦教育,是否把這批末代考生及制度下的受害者當作一個人來看待,還是只把考生視為一堆冷冰冰的數字。過去大學爭相取錄尖子名人以博取鎂光燈時,總是各出其謀甚至大鑽制度空子,但這只屬錦上添花,如今有學生亟待雪中送炭,大學卻擺出如此冷漠的嘴臉,對鍥而不捨追求好成績的學生施以無情的懲罰,實在有辱教育工作者之名。


歡迎回應 editorial@mingpao.com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