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父女同郵﹕大學生罰企 管用嗎?長青網文章

2013年09月25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3年09月25日 06:35
2013年09月25日 06:35
新聞類別
副刊
詳情#
【明報專訊】怡:

自從你們升上中學之後,對「罰企」這兩個字,已經相當陌生,很久沒有聽過,當然也是很久沒有做過了。記得你們還在幼兒園的時候,兩姐妹時有爭執,爭玩具爭食物爭寵,口講不過,有時會一時意氣,出手打人,又或把玩具擲在地上,惹得我們非常生氣。懲罰的方法,就是要你們罰企,多少歲就罰多少分鐘,妹妹比你少四歲,兩姐妹一齊罰,你總比妹妹多站四分鐘。


罰企的目的,是要你們用短短幾分鐘時間,反省你們的不當行為,以免再犯,有沒有效用,老實說,我們沒有多大把握。你們罰企,有時嘻皮笑臉,兩姐妹有講有笑,時間過得很容易,就知道效果不大。除了罰,當然還有獎,為了從小培養你們生活的好習慣,媽咪製作了一個「笑哈哈」卡片獎賞制度,例如晚飯前做完功課,測驗成績好,幫手做家務等,都有「笑哈哈」,儲夠多少張,就可換獎品。罰企和「笑哈哈」,成了你們成長的深刻回憶,現在我們也會不時拿出來開玩笑,誰拿最多「笑哈哈」,誰被罰企的累積時間和次數創紀錄……


大學生「幼兒園化」

怡,這都是你們幼兒園,最多直至初小的情况,到高小已經幾乎管不住了,哪有這麼聽話,到中學更是不在話下了。讀報知道有大學要遲到的同學罰企,站在班房後面直至下課,一站幾小時,老爸一時反應不過來,不只大學生「小學雞化」,簡直是「幼兒園化」了。


仔細想想,又何必大驚小怪,這幾年大學開課,都有媒體報道新生由父母陪同返學放學、要外傭打掃執拾宿舍的奇聞怪事。然後又有大學搞家長日,向父母講解大學的情况。這些事情,對我們來說,簡直是匪夷所思,認為大學教育確確實實在倒退之中。


罰企更是聞所未聞。老爸讀大學,超過30年的事了,我不是上足課的好學生,走堂更是家常便飯,其實大學生誰不走堂?開會晚了,早上無法起來,時間撞了我們認為重要的活動,都是不上課的理由。如果太重要非上不可,也會小心開門放輕腳步,盡量不造成滋擾。


教授自信毋懼學生走堂

幾十年前的教授,比今天的教授處事高明得多。大學生都是成年人,選擇做什麼不做什麼,應該有自主權,同時要承擔後果。遲到確實不是好習慣,也令人討厭,有些教授在上堂後5到10分鐘就把房門鎖上,遲到不准進入,以免影響上課。如果學生認為有比上課更要緊的事情,選擇走堂,教授對自己的課夠自信的話,何必緊張,領略不到我的絕學,是學生的損失。何况,要學習,上課只是其中一種形式而已。


怡,我不是在鼓勵你走堂不上課,况且,你真的走堂了,我也不會知道。


老爸

吳志森

■Dear Dad,

小時候上課,自由度不算高。小學時代,我在堂上扮火車聲,好了,罰企(那時我靜靜地朗讀中文課文,裏面描述火車開走了,便忍不住跟着「嗚嗚!」起來)。駁嘴?再加碼。罰的目的是威嚇:課堂上大叫會受罰,看你下次還敢不敢再犯。


做大學生,首要是學會獨立自主,做任何決定都要承受後果:遲到便少聽教授幾句話,對那課的認識少一點。把大學生當作小學雞看待,遲到要罰企,重施故技,不但對大學生不管用,還變相鼓勵他們不承擔後果。因為遲到,後果僅是罰企而已。


我是現代大學生之中的老土精。我不喜歡走堂,我不喜歡漫無目的地走堂,因為每一堂總有它可愛的地方。所以我不會走堂去吃早餐、走堂去睡覺。什麼時候走堂?開會、搞活動,或者走堂去旁聽一些更有趣的課,這些都是很不錯的理由。XD


Yee

吳志森(資深傳媒人、關注時事,更關注兩個寶貝女兒)

samngx123@gmail.com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