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育兒百科﹕幫手湊弟弟 姐姐不爭寵長青網文章

2013年09月25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3年09月25日 06:35
2013年09月25日 06:35
新聞類別
副刊
詳情#

【明報專訊】大女現在3歲,受爺爺嫲嫲寵愛,要風得風,但喝一下還是會就範。早前已告訴她快要做姐姐,又用弟弟名義給她送玩具,教她很多做姐姐的典範,她還很高興告訴別人她將做姐姐了;誰知自弟弟出生後,她整天吵鬧、搗亂,扭計大叫大哭,一天不下四五次,很討人厭。由於我要餵母乳,不能丟下弟弟和她去主題公園,爸爸又忙上班,她現在連爺爺嫲嫲也不肯跟,還說要把弟弟丟到垃圾筒。怎樣教?


3歲孩子過去習慣備受萬千寵愛,所以爸媽有必要訂立教導她行為的準則和基本要求。老人家對孫兒愛護有加,可以理解,但不宜把教導孩子的基本規矩交給他們代勞,反而當爺爺嫲嫲的做法和自己定下的準則矛盾,就應和老人家協調,說明道理,爭取老人家的認同和合作。


爸媽先讓女兒做好心理調整,說明將來弟妹出生,她就要結束獨生女的生活,這做法長遠有利。不過這孩子雖然明白自己要做姐姐,可惜缺乏生活經驗,難以確實理解現實的變化。她可能以為小弟弟是個玩伴,但事實上這個玩伴還未跟她玩,就佔據了媽媽和其他大人的注意。對她來說「失寵」是弟弟「帶來」的,所以心有不甘,設法想得到大人注意也可以理解。


制定親子單獨相處時間

爸媽不妨先跟姐姐訂定規矩,例如每天和她有單獨相處時間,若媽媽早上忙,就由爸爸陪她吃早餐,送她上學。一路上,可以和她說說,當她從前和弟弟一樣年紀時,爸媽如何照顧她,讓她明白自己也是這樣成長過來;下午回家,媽媽要留個空檔時間和她聊天,讓她說說在外面的見聞和當天的趣事,令她覺得自己比弟弟懂做的事多,例如弟弟要媽媽換尿片、餵食,自己則能簡單自理,懂自己食飯、喝水、上廁所,甚至反過來幫媽媽遞上弟弟的毛巾尿片等。


量力協助 加強安全感

讓小姐姐參與照顧新來的小弟妹,對建立姊弟甎f間的感情大有幫助,互贈玩具以外,真正讓他們開展接觸、學會相處,由逗笑小天使變成爸媽小助手,讓她明白這個家需要她,大人並非不理她,也欣賞她的努力貢獻。這不但能增強姐姐的自信心,也加強安全感和歸屬感,她自然就不會以「出位」行徑爭取大人關注了。


當然,爸媽的要求要符合孩子的能力所及,孩子無論肯不肯幫忙湊弟妹,其實都以為和玩洋娃娃遊戲沒多大分別。爸媽不必太認真計較她說過什麼不合理的話,應多從聊天中了解她的想法,引導她理解爸媽對她的愛不變,期望她也愛護弟弟,將來弟弟也一樣和她相親相愛的概念。


專家解疑難撰文:姚樂兒

資料提供﹕香港基督教服務處親職教育中心主任(註冊社工)廖李耀群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