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副刊
詳情#
【明報專訊】一對雙胞胎女兒自小如影隨形,非常要好,上幼稚園時亦從未分開過。但今年上小一,她們被派往不同班別,回家溫習爭先後,已令我分身乏術;內向的姐姐又哭着說不願意和妹妹分開,看她不高興,妹妹也不高興。老師說是希望她們建立獨立個體,但孩子們如此難過,應該如何處理?
養育雙胞胎最重要的兩個原則,就是避免比較,以及培養獨立性。
雙胞胎孩子年齡相同,成長情况比一般兄弟姊妹有更多相同之處,她們習慣彼此互存,感情通常比一般手足要好;而親友以至陌生人,都不免容易把她們的表現拿來比較,而爸媽的處理態度,也會影響孩子間的手足感情。
常置同一環境 易局限發展
然而,每個人都是獨特的個體,雖然雙胞胎看似一樣,但個性、興趣、喜好等,其實仍有差異。因此,爸媽不要為了大人的方便,就送孩子們去學一樣的才藝、做一樣的運動,經常把她們同處在單一環境中。例如一個喜歡彈鋼琴,另一個喜歡吹哨子,要她學彈琴,可能只是勉為其難,局限她的發展空間。所以,在安排這些活動前,應先詢問她們的意願、了解她們的興趣。平日的生活,也要讓孩子們意識到兩人「可以」選擇不一樣,例如:可以買不同顏色的衣服、有不一樣的嗜好。又例如讓喜歡閱讀的姐姐多讀一會,讓好動的妹妹多跑一會,不必處處綑綁在一起。
雙胞胎從一出生開始就整天一起相處,親密交融程度比一般小朋友黏附,也容易互相影響情緒。小姐姐不習慣和妹妹分開、妹妹看見姐姐不快,連帶自己跟着哭也可以理解,但比較外向的妹妹,她獨處時的表現又如何呢?是否要給她機會認識其他小朋友呢?爸媽要幫助小姐姐理解,分開很短暫,之後大家一起回家,這可否有助她安撫情緒?
理解分離短暫 助安撫情緒
給孩子製造一些機會來培養獨立性,讓她們「分開」、單獨與別人相處,這是為了讓她們有獨立發展的空間,好讓她們的獨特性發揮出來,擁有自己的舞台。
養育雙胞胎的爸媽,壓力和負擔的確較大,因為同一時間要教養兩個孩子、兩個不同個性個體,爸媽必然要付出雙倍的精神和心血。然而,孩子分別在不同的課室裏,面對不同的同學老師,可以盡情表現自己,選擇自己的愛好和結交自己的好朋友和伙伴,面對困難時獨自面對挑戰的勇氣;別人也會較「單獨」地看待她個人的表現,這樣對兩個孩子建立獨立性、追求自己的理想和目標,以及發展全人人格和展能更有利,也讓她們的生活更豐富多姿。
資料提供﹕兒童教育輔導員(註冊社工)馮敬詩
養育雙胞胎最重要的兩個原則,就是避免比較,以及培養獨立性。
雙胞胎孩子年齡相同,成長情况比一般兄弟姊妹有更多相同之處,她們習慣彼此互存,感情通常比一般手足要好;而親友以至陌生人,都不免容易把她們的表現拿來比較,而爸媽的處理態度,也會影響孩子間的手足感情。
常置同一環境 易局限發展
然而,每個人都是獨特的個體,雖然雙胞胎看似一樣,但個性、興趣、喜好等,其實仍有差異。因此,爸媽不要為了大人的方便,就送孩子們去學一樣的才藝、做一樣的運動,經常把她們同處在單一環境中。例如一個喜歡彈鋼琴,另一個喜歡吹哨子,要她學彈琴,可能只是勉為其難,局限她的發展空間。所以,在安排這些活動前,應先詢問她們的意願、了解她們的興趣。平日的生活,也要讓孩子們意識到兩人「可以」選擇不一樣,例如:可以買不同顏色的衣服、有不一樣的嗜好。又例如讓喜歡閱讀的姐姐多讀一會,讓好動的妹妹多跑一會,不必處處綑綁在一起。
雙胞胎從一出生開始就整天一起相處,親密交融程度比一般小朋友黏附,也容易互相影響情緒。小姐姐不習慣和妹妹分開、妹妹看見姐姐不快,連帶自己跟着哭也可以理解,但比較外向的妹妹,她獨處時的表現又如何呢?是否要給她機會認識其他小朋友呢?爸媽要幫助小姐姐理解,分開很短暫,之後大家一起回家,這可否有助她安撫情緒?
理解分離短暫 助安撫情緒
給孩子製造一些機會來培養獨立性,讓她們「分開」、單獨與別人相處,這是為了讓她們有獨立發展的空間,好讓她們的獨特性發揮出來,擁有自己的舞台。
養育雙胞胎的爸媽,壓力和負擔的確較大,因為同一時間要教養兩個孩子、兩個不同個性個體,爸媽必然要付出雙倍的精神和心血。然而,孩子分別在不同的課室裏,面對不同的同學老師,可以盡情表現自己,選擇自己的愛好和結交自己的好朋友和伙伴,面對困難時獨自面對挑戰的勇氣;別人也會較「單獨」地看待她個人的表現,這樣對兩個孩子建立獨立性、追求自己的理想和目標,以及發展全人人格和展能更有利,也讓她們的生活更豐富多姿。
資料提供﹕兒童教育輔導員(註冊社工)馮敬詩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