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專家意見﹕心理負擔重 壓力勿推前長青網文章

2013年09月25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3年09月25日 06:35
2013年09月25日 06:35
新聞類別
副刊
詳情#

【明報專訊】根據教育局「小一入學統籌辦法」,所有擁有香港居留權,以及截至9月1日入讀小一計,年齡足5歲8個月的兒童,均合資格參加自行分配學位及統一派位。而直資小學、私立小學及英基學校協會屬下小學的小一學位並不計算在內。就今年有學校接受K2學生申請小一一事,教育局較早前回應本報時表示,K2學生跳級升小一的做法有待商榷,雖然直資學校收生有較大彈性,但希望校方按學校傳統及教育目標制訂收生標準。


直資私校較彈性 可收K2生

香港教育學院教育政策與領導學系助理教授倪紹強博士指出,官津小學需跟從正常的收生機制,故一般小一生都要足5歲8個月,如果9月開學後,有剩餘小一學額,校方才有酌情權收取不足5歲8個月的學生。直資、私立學校方面,倪紹強指它們不用跟從派位機制,可彈性地自訂收生標準,故競爭大的名校尤其吸引一群不足5歲8個月念小一的學生家長。


倪紹強知道很多名校部分課程會較艱深,例如小二已用小三的英文書,受到不少家長歡迎,認為這對孩子來說是越級挑戰。他認為K2跳級升小一的學生,若他們夠專注及集中,不一定讀不來,只是對幼兒來說,整個學習氛圍會變得太沉重。他建議家長不用太心急,因為原定的課程編排是為不同年紀的孩子而設。


閱讀去公園 也是學習

他感慨有家長過分望子成龍。「孩子上小學、中學的功課壓力已夠大,不要再讓學業壓力向前推。這是成本效益,如果花太多時間應付學校課業,相對地,小朋友沒時間發掘其他事情。其實,到公園、大自然走走、閱讀也是一種學習,還有,親子時間亦減少了。正如全日制學校不一定較半日制好。」 近年出現流行用語「贏在起跑線上」,倪紹強認為這並非好事。「為何要將成人的競爭世界加諸於小朋友身上?我不反對良性競爭,但有時候應該讓孩子自由發展。家長怕投放不夠資源在孩子身上,孩子一兩歲擔心排不到playgroup,現時更怕落後於人,要K2跳升小一,這現象很不健康。家長應調整心態,減輕孩子及自己的壓力。」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