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管理諮詢公司凱捷(Capgemini)與加拿大皇家銀行(RBC)財富管理周三發布了《2013亞太財富報告》,報告顯示過去5年來,亞太區富裕人士的人數及財富增速分別是其他地區增速的2倍及3倍。其中,去年香港富裕人士的人數及財富年度增長率冠絕亞太區,分別錄35.7%及37.2%,這一方面受惠於當年本港股市及樓市的強勁表現,另一方面,2011年香港富裕人數曾大幅下跌20%,基數較低。
所謂富裕人士,是指至少有100萬美元資產可供其用於投資的人士,不包括自住住房、收藏品、消費品及耐用消費品等。報告指出,2012年亞太區富裕人士的人數按年增長9.4%至368萬人,區內富人財富增長12.2%,達12萬億美元。不過,儘管亞太富裕人口及其財富創新高,北美卻超越亞太區成為全球最多富裕人士的市場,北美2012年的富裕人口增幅達11.5%,至373萬人。
港富人增三成 區內躍升至第6位
RBC環球資產管理首席經濟師Eric Lascelles指出,北美富人超過亞太,主要是受惠美國經濟回暖,美國資產價格大幅上升所致,但亞太區將重奪第一的寶座。他預計亞太區最快於2014年成為擁有最多富裕人士及財富的市場,預料2015年亞太區富人的財富總值將由目前12萬億美元增加至15.9萬億美元。至於亞太區財富增加的驅動因素,他稱﹕「亞洲經濟高增長成為區內財富增值的最重要動力,同時亞洲人口結構較成熟市場更年輕,區內高儲蓄率也起到正面作用」。
如上文所述,香港擁百萬美元以上財富的人口及其資產分別於2012年錄超過三成增幅。RBC財富管理香港董事總經理吳道衡指出,香港富人數量於亞太區內的排名由2011年第8位升至第6位,財富總值的排名由第6位升至第5位。他稱,與亞太其他地區相比,香港富人特別重視資產保值,其中對香港100名富人調查的結果顯示,有40.4%重視財富保值,僅21.2%重視財富增長。從資產配置上,可反映這一特點。據今年首季數據,香港富人持有物業、股票、另類投資品等高風險資產佔整個組合的比重為56.9%,而同為金融中心的新加坡富人持風險資產的比重為64%,亞太區(日本除外)整體風險資產佔比也在六成以上。
港人持現金比重達28.7%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與亞太區其他國家相比,香港富人持現金的比重高達28.7%,吳道衡表示,其中一個重要原因是,香港可敘做人民幣存款。區內印度、新加坡、中國、澳洲富人的資產組合中現金佔比分別為22.7%、22.6%、22.5%及19.8%,惟經濟長期低迷的日本高達49.4%。
在配置本土以外資產上,香港富裕人士較亞太其他地區富人更進取。例如,今年首季的數據顯示,香港富人投資組合中的北美、歐洲資產佔比分別為11.9%及13.9%,新加坡富人持北美、歐洲資產各8%及10.5%,印度為5.5%及10.7%,澳洲更低至4.7%及6.5%。隨着美國經濟復蘇及聯儲局將退市,新興市場資產遭拋售,這也使得構建投資組合時眼光投向海外的富裕人士,最有可能獲益於成熟市場的增長機遇。
財富報告亦顯示出,過去5年中國是亞太區財富增長的最大動力。5年中,中國富裕人士財富累計增幅達48%,佔亞太區同期整體財富增長的40%。不過,隨着中國經濟逐步放緩,2012年中國富人財富增長4420億美元,佔亞太區財富增長比率降至32.5%。
中國財富增長動力最大
另外,在財富報告中,亞太區(日本除外)富裕人士展現出有別於世界其他地方的行為特質。例如,47.2%的亞太區(日本除外)富人更希望財富管理公司能提供家族財富建議,僅23.3%偏好個人財富建議,但其他地區富人中重視家族建議與個人建議的比率分別為26.3%及36.1%。亞太區(日本除外)富人更喜歡定制而非標準化的財富管理服務,他們還認為,自己有着較為複雜而不是簡單直接的需求。
王小青 明報記者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