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國際
詳情#
【明報專訊】卡塔爾在奪得2022年世界盃主辦權後開始大興土木,尼泊爾每年近40萬名往外國工作的人當中,有超過10萬人就是前往卡塔爾。不少人都聽信中間人之言,以為到卡塔爾打工可獲優厚薪金,有助脫貧,但實際上很多人未去已經先背負沉重中間人費用,抵境後又備受剝削,甚至客死異鄉。
16歲的比什瓦卡馬(Ganesh Bishwakarma)便是例子,他與村內其他青年一樣,以為出國工作可以大賺一筆,讓他將來回家起大屋。當地中介人幫他製作假證件,好讓他夠法定年齡外出工作。中間人收取15萬盧比(約1.2萬港元)介紹費,年利率高達36%。
日做12小時工資遭剋扣
卡塔爾氣候濕熱,工人為了避開猛烈陽光,就算夏天氣溫高達50℃,他們都要將自己包得十分密實,只餘眼睛外露。他們往往要每天不停工作12小時,晚上居住在擠迫的房子,600人共用兩個滿佈蟑螂、蚊子和蟲的廚房。更甚的是,有些工人指控公司剋扣工資多月,令他們無法償還欠下中介人的債務,眼巴巴看着利息滾存。當地工人已不下一次罷工,又曾經報警,但警方拒絕協助。有人在合約完結後要求僱主發批文離開,但對方拖了又拖。
比什瓦卡馬更是最不幸的一群,他在抵達卡塔爾後6個星期,就因心臟病發喪生。尼泊爾官方數字顯示,去年在外地身亡的尼泊爾外勞有726人,比對上一年多11%。尼泊爾人權組織PNCC指出,確實死亡人數可能高1倍,而尼泊爾外勞死亡人數比其他南亞裔工人都高,原因之一是尼泊爾人多在地盤工作,但他們經驗不足,風險較高,亦有工人因發現「被賣豬仔」而自殺。
(綜合報道)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