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德銀﹕自貿區長線挑戰香港長青網文章

2013年09月28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3年09月28日 06:35
2013年09月28日 06:35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明天正式掛牌的上海自由貿易區,國務院昨天公布總體方案,包括六大領域、18個行業的開放(見另文)。在與本港息息相關的金融制度方面,當局明確提出,自貿區將作為人民幣資本項目可兌換試點,並實現跨境融資自由化。德銀分析指出,上海自貿區在金融領域的開放已足以形成一個類似本港的離岸人民幣市場,雖短期內不會對本港離岸人民幣資金池帶來衝擊,但長遠將是挑戰。


國務院印發的《中國(上海)自由貿易實驗區總體方案》明確提出,在風險可控的前提下,推進自貿區人民幣資本項目可兌換、利率市場化及跨境人民幣使用,《方案》特別強調,鼓勵企業利用境內外兩種資源、兩個市場及實現跨境融資自由化。


上海政府一名熟悉《方案》的官員對本報表示,所謂跨境融資自由化,是指自貿區的企業和銀行可以到海外發債融資,包括向香港等地借入人民幣貸款;而其融得的海外資金可以從一定的渠道匯入境內,但有額度限制,且有嚴格的監管。


企業設境內境外兩帳戶初期將隔離

事實上,本港作為離岸人民幣中心,在境外人民幣回流上亦有諸多限制,尤其是內地企業來港借貸離岸人民幣,仍需經過重重審批。上海自貿區若做到跨境融資自由化,很大程度上較香港更為開放。


對此,一直研究人民幣國際化的德銀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學家馬駿對本報稱,自貿區實際上是在一個28平方公里的地方建立一個境內的離岸市場,區內的企業將有一個自貿區帳戶和一個普通境內帳戶,自貿區帳戶不受內地的利率、匯率管制,「這就類似香港的離岸人民幣市場」。他進一步解讀,在自貿區試行初期,企業自貿區帳戶和普通帳戶之間、將有嚴格監管控制和隔離,但是這種監管會逐步放鬆。他認為,上海自貿區的推行,短期內將為整個人民幣離岸市場帶來增量,對本港影響不大,主因是自貿區將吸引境內人民幣而非本港離岸人民幣。不過,長遠而言,自貿區推行將加速中國的資本項目開放,並吸引全球投資者進駐,對香港將形成挑戰。


滬自貿區非吸引港人民幣

除了跨境融資自由化,上海自貿區還將對符合條件的民營資本和外資金融機構開放,外資銀行和中外合資銀行在區內可獲得有限銀行牌照,中資銀行則開展離岸業務。該項政策又與發展現代金融服務示範區的前海十分類似。匯豐環球研究宏觀經濟分析師馬曉萍表示,上海自貿區偏向國家戰略性的定位,是為結構調整、提高對外開放作試驗田;而前海則主要是為香港作配套(見表)。此外,從規模上來看,上海自貿區的面積是前海的一倍,上海輻射的長三角地區年GDP達10萬元億人民幣,亦是珠三角的一倍。


明報記者 張聞文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