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林鄭:研低收入家庭補貼長青網文章

2013年09月29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3年09月29日 21:35
2013年09月29日 21:35
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明報專訊】本港首條貧窮線終於出爐,以住戶家庭入息中位數五成為界,訂出全港貧窮人口達131萬人,扣除政府福利津貼後仍有102萬人,當中逾半即53.8萬處於在職貧窮家庭。身兼扶貧委會員主席的政務司長林鄭月娥昨日承諾,港府「肯定會探討」的扶貧措施是低收入家庭補貼,詳情於明年1月《施政報告》公布,將以不減工作誘因及關愛兒童為原則。


學者及社福界認為,構思的扶貧措施,除了新的低收入家庭補貼現金援助,須同時提供託兒、學習及就業支援服務,以助釋放婦女勞動力,以及釐清在職貧窮戶的家庭結構,包括有否長者、殘疾或病患需要。


住戶入息中位數五成劃線

特首梁振英去年競選時列明扶貧為重點政網,上任後於去年11月重設扶貧委員會,至昨日發表任內首份報告《2012年香港貧窮情况報告》,劃定住戶入息中位數五成(見圖)為貧窮線,分析線下人口分佈,並會「按年更新」以助監察。


根據貧窮報告數據,本港有131萬貧窮人口(貧窮率19.6%,即每5人中有1人貧窮),經過綜援、生果金、書簿及交通津貼等恆常福利政策之後,貧窮人口下降至102萬人(貧窮率15.2%),當中受惠者主要來自綜援,而本港目前每3人有一名貧窮長者、每5人有一名貧窮兒童。另外,若計算公屋帶來的租金補貼,貧窮人口將大幅減少一半至67萬人(貧窮率10.1%)。由於131萬貧窮人口未計算已向窮人提供的現金福利,故政府認為採102萬貧窮人口線的基準,較能有效反映扶貧措施的具體成效。


扣領現金福利後窮人102萬

林鄭月娥指出,在職貧窮家庭在政府於扶貧中是「首要關顧的組群」。本港102萬貧窮人口中,超過53.8萬人(約15.7萬戶)處於在職貧窮家庭,佔整體窮人約52.8%;當中逾14萬人屬貧窮兒童,佔整體貧童約67%。報告又顯示,近七成的在職貧窮家庭是3至4人住戶,平均每名就業成員要供養約3人,月入僅得1萬元(見圖)。


面對在職貧窮問題,政府認同需要低收入補貼,而非綜援能夠改善。政務司長林鄭月娥明言,政府「肯定會探討」低收入家庭補貼,並會研究不同團體提交的計劃模式,於施政報告交代。她強調,補貼不但要令在職窮戶脫貧,亦應進一步改善跨代貧窮問題。


學者:應按家庭崗位支援

不過,中大社工學系副教授黃洪認為,扶貧措施不能只是派錢補貼,必須因應住戶的家庭崗位,包括照顧者、長者或殘疾人士等,提供針對性的支援及服務,否則在缺乏服務資源、既得利益者託辭加收徵費等情况下仍無助紓困;而對單親家庭申領補貼的工時規限,亦應較雙親家庭減半。


社聯:增託管助婦女工作

社協主任何喜華認同補貼不應局限於兒童需要,但應以現金發放方式直接援助在職窮戶。社聯業務總監蔡海偉則稱,社聯過去提議,例如住戶家庭入息達中位數50%至70%便應適量補貼,幫助邊緣貧窮人口,應不減工作誘因的條件,並建議增加幼兒託管,改善婦女出外工作的機會。


另外,林鄭月娥稱,由於長者生活津貼效益尚未反映,加上不少列入貧窮的長者持有自置物業,可能是低收入、高資產退休人士,認為「可以稍為等一等再處理」,待學者周永新完成退保研究再定案。


明報記者

■明報報料熱線﹕inews@mingpao.com / 9181 4676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