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內地改革陣痛明年開始孆憛R江宗仁長青網文章

2013年09月30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3年09月30日 06:35
2013年09月30日 06:35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上海自貿區正式成立,相信是近日中港兩地最矚目的新聞,但過去兩月瘋炒的自貿區概念股,上周卻出現骨牌式下跌。按股市傳統智慧,這是典型的好消息出貨,而實際上,自貿區既不是刺激經濟的短期靈丹妙藥,對相關企業的盈利亦不見有太大助益。筆者認為,自貿區或許是習李正式開展改革的標誌,若如此,明年才是改革陣痛期的開始。


過去兩個月,內地股市最強勢的非自貿區概念股莫屬,與之直接相關的上港集團,由2.4元升至最高7元,市盈率高達30倍,就算放在2009年全球經濟V形復蘇,當年股價亦不過如此,而以一隻碼頭股來說,在可見將來外貿亦只有單位數字增長,即使考慮到業務表現穩定,也不可能獲這種估值,當自貿區亦正式成立,自然不問價拋售,上周五收報5.64元,較高位跌去近20%。


綜觀自貿區總體方案的細節,方向性多,實際措施和政策少,市場關注的金融市場改革,包括利率市場化、人民幣跨境使用,以至略為意外的人民幣資本項目可兌換等均是目標,但何時和怎樣落實,卻未有具體內容。


細節方向多 實際措施少

大家瘋炒自貿區,就是將之視作一個政策利好的區域,好像30年前的深圳般,傾國之力支持這個地方發展,只要能擠進去的都能受惠。但看畢方案後,上海自貿區的中心思想是政府退、市場進,方案表明要按照國際化、法治化的要求來建立行政管體系,由注重事先審批轉為事中、事後監管,提供一站式綜合高效政府服務。


至於市場進,自貿區並沒有對特定行業提供補貼、稅務等優惠條款,反而積極對外開放服務業,字裏行間顯露出讓市場充分競爭的精神,這對經商是天大的利好,但絕大多數中國企業均與政府關係千絲萬縷,能否迅速適應是巨大挑戰。


讓市場充分競爭 中企需適應

習李上場後積極改革,第二季屬多做事少說話,李克強極少露面,但就推出一連串打擊影子銀行措施,幾乎每兩周便有一項重大措施,最終以錢荒結尾。7月過後,李總理多說話多露面,什麼上限、下限,不加財赤又不加槓桿,但人行還不是持續逆回購?地方投資不又是加快了嗎?基本上,當總理發現很多改革推展不了,今年的工作早於6月底便結束了,下半年先支持經濟築底回升,待摸清風險、作好部署後,明年便是動真格的階段。


明年改革將進大刀闊斧期

《經濟參考報》報道,地方債審計結果幾乎倍增,總額已達19萬億元人民幣,相當於2012年地方財政收入(本級)61,077億元的3倍。化解的空間還是頗大,包括出售資產來償付、債轉股、延長還款期、中央提供援助及債務貨幣化等。當中央解決這個最大的經濟和金融風險,承受經濟增長放緩的能力就會大增,屆時自貿區亦應有多項政策試驗成功,很快便會複製至全國,明年經濟改革將進入大刀闊斧期,過程會較今年更痛苦。


江宗仁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