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兒難雜症﹕孩子便秘 或因先天病症長青網文章

2013年10月02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3年10月02日 06:35
2013年10月02日 06:35
新聞類別
副刊
詳情#

【明報專訊】問﹕兩歲半孩子經常有便秘問題,最近更嚴重到試過整個星期沒大便。可能大便令他很痛,所以每次有便意,他都不敢用力,亦不肯坐廁所,只肯由大人抱着便便。到醫院求診,醫生一摸他肚子,便說裏面積聚了很硬的大便,最後用藥塞肛門以助他排便,差不多半小時排了很多半稀的便便;可是數天後,便秘又出現。兒子每天喝很多水,也愛吃水果,而且因便秘最近轉了兩次奶粉,結果還是一樣。還有什麼改善辦法?靠藥物排便,是否迫不得已的做法?


高鈣奶粉可致便秘惡化

答﹕家長說孩子經常有便秘問題,「經常」是什麼意思?是自出生以來就有便秘嗎?他的生長和發育正常嗎?

便秘的原因,可分為外科的問題,例如直腸或肛門過緊的先天性巨結腸症;和非外科的問題,如甲狀腺出現問題,使用了錯誤的藥物或錯誤的奶粉。而你所描述,最近因便秘問題轉了兩次不同牌子奶粉,我相信問題不是牛奶,而是頻繁更換配方奶粉,尤其是若當中有高鈣奶粉,更有可能導致便秘惡化。你有否跟醫生商談過轉奶粉?如果喝太多牛奶引致便秘問題,處理的方法就是要盡量少喝牛奶。而事實上,市面上有很多很好的食物,能夠代替牛奶給幼兒選擇,然而香港父母經常不恰當地給孩子過多牛奶。


或與先天性巨結腸症有關

我假設孩子平時健康少病,生長發育正常,體重增加也理想;也假設孩子平時吃米飯、蔬菜,水果也吃得不少,沒有偏食。但是大便令他覺得很辛苦和感到疼痛,便要考慮先天性巨結腸(又稱腸管無神經節細胞症),是小兒外科最常見的消化道畸形之一,以便秘為特點,病變腸段神經節細胞缺失,發生率較高,大約為5000分之一,男稍高於女,有家族性發病傾向。近年來,隨手術技術的改進、治療水平的迅速提高,手術效果非常好。


而坊間的兒童調理補品、補丹、藥散,聲稱有昂貴的好材料,當中可能含有藥物或重金屬成分,更有便秘風險,絕對不要給孩子餵食。


如果已經排除了上述問題,便秘處理的方法主要是軟化大便,可多進食水果、粗纖維的蔬菜、多喝水,適當地使用乳果糖纖維水等。如果經久不癒,必須再次見醫生,作更詳細的檢查和處理。用藥塞肛門以助排便,當然是臨時措施,要找出原因並接受相應的治療,才是正確的做法 。


作者簡介﹕香港中文大學兒科學系教授

韓錦倫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