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台灣人講中文、寫繁體字,生活模式又與香港接近,Ted表示到台灣創業至今,未曾遇上難以適應之處,反因為帶着香港人的身分,經常受到當地人熱情對待。不過說到「錢」就另當別論,由於自己始終是外地人,房東、商舖業主通常要多收「押金」,為生意增添額外開支。
外地人需付較高租金按金
到外地創業不易,但訪談期間,Ted與記者分享的都是愉快的經歷。問他可有遇上難以適應的事、有沒有被當地人排斥,他想也不想就說「沒有」。「台灣人好好,有些在我們店裏兼職的同事,他們家人見我們幾個跑到台灣,沒有家人照顧,冬天竟送棉被給我們﹗」而前來咖啡館光顧的客人,聽見他們歪歪斜斜的普通話,就好奇地追問他們背景,有些更會訝異為何香港人懂得說普通話。「他們真是太有趣了﹗」Ted笑着說。
不過說到「錢」份上,帶着外地人的身分始終較吃虧。Ted與幾位創業伙伴在台北信義區合租了一個兩房一廳的單位,面積約600至700呎,月租6000元。房東要求他們先繳付3個月租金作為按金,本地人通常只需預繳兩個月。咖啡店的舖租按金也特別高,將近30萬元。以月租約5萬元計算,即開業前要先付半年租金。
不過Ted表示,台灣生活開支不算太高,由於他們的伙食大多在自己的店內解決,即使加上房租,每人每月的生活開支約4,000元。此外,在台灣也可享受到比香港更多元的生活。「在香港,放假時不外乎逛逛商場、看看電影,而且到處都很多人。但台灣有很多郊外的好去處」。Ted說,最享受還是可以放慢步調,慢慢為客人調配一杯好的咖啡。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