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美聯金融總監黃濬﹕加息威脅暫緩 也宜先減磅長青網文章

2013年10月03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3年10月03日 06:35
2013年10月03日 06:35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美國暫緩退市,低息環境持續,令投資者暫時鬆一口氣。可是,退市陰霾未完全消弭,加上港府辣招打擊,樓市交投繼續一沉不起。從事資產配置工作多年的美聯金融集團總監黃濬表示,加息對本地樓市並非洪水猛獸,「影響不是沒有,而是好後期先會有」。他又建議投資者減持手上物業,或趁息口低盡量向銀行借貸,但不必即時還清,相反應將資金儲起投資,建立「第二個水塘」。


早前長江實業(0001)主席李嘉誠向傳媒表示,現時無法估計樓價走勢,主要因為地產市道受掣於政府政策,投資者難以睇通。


黃濬某程度上認同有關說法,他指現時未必是入市房地產物業的好時機,「除非你要住就沒有辦法,這是一些實際需求,但如果從投資角度而言就不應該。」黃濬指出,在香港土地是非常珍貴的資源,以往都是以「價高者得」的形式獲得,但現時卻有太多變數,土地使用權受到干預,「港人港地限制外地人買樓,下次會否規定九龍樓連新界居民都不可以買﹖」小市民難以睇通政府的下一步,樓市被行政措施左右的情况下,「隨時整副身家不保」。


樓市被行政左右 現不應買樓投資

利淡消息充斥市場,不少資深投資者都選擇減磅沽貨離場,黃濬直稱套現是明智之舉,「我去年都沽出了美孚新邨一個物業,當然如果沽遲一點可能更好」。他又認為,儘管市場對息口抽升的憂慮隨着暫緩退市而有所紓緩,但加息陰霾卻未有完全消除,窒礙買家入市。


黃濬表示,加息對香港房地產的影響其實不如想像中大(圖),即使有都不會是影響樓市的主因,因為銀行設計壓力測試時已經把第一波加息的額外負擔計算在內,即使加息都不會即時對本港房地產的產業鏈造成重大衝擊,心理影響大於實際,「影響不是沒有,而是好後期先會有,加息對金融市場的影響最快,房地產是第三步,甚至是第四步」。他續稱,加息周期一開始,就不會只加一兩次,「可能是10次或20次,直至去到正常軌迹或另一個鐘擺盡頭才會停止」。


本港樓市「泡沫指數」冠絕全球

《經濟學人》最新研究指出,本港樓市「泡沫指數」冠絕全球,黃稱港樓是貴得不合理,基本上失去投資價值,因為租金是反映房地產需求,全世界的租金收益通常都有3厘至10厘,但香港卻特別低,基本上「冇咩肉食」,「樓價太高,租金長期都追不上,買樓收租有3厘回報已經好叻,但其實一點都不吸引,你隨意買一隻政府債券都已經有5厘或以上」。他續稱:「整個樓市其實只靠資本升值來賺錢,買樓收租回報太低,並不划算。」


低息向銀行借貸投資 買樓收租冇肉食

美國量寬造成的低息環境短期內持續,黃濬指很多小投資者「1000萬入面有900萬都押在房產身上」,他建議該類投資者應考慮減低風險, 趁低息環境盡量向銀行借貸,但不用急着還,「借貸成本很低,在風險管理角度而言,最聰明的做法是儲起該筆資金,在市面上找一些回報率較穩定的產品,例如基金做投資,建立另一個儲備。直至時機成熟的時候,情况有突變,利息上升才去還清。」黃濬建議,有多幢物業的投資者亦應減持手上物業,將資金轉投其他投資產品,兩條路「兼住去做」,例如買股票或債券,但由於同樣有機會輸,因此投資者要小心。


明報記者 何建邦

攝影 尹錦恩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