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副刊
詳情#
【明報專訊】10月1日國慶節我看不到旗幟,或許也毋須要看到這一面染滿鮮血,象徵不公不義的旗幟。
「國慶節」最表面的意義是紀念國家,有些國家不會使用「國慶日」一詞,例如美國因政治的複雜關係只有「獨立日」,「獨立日」的意義與「國慶節」相似。雖然意義相似,但「國慶節」一詞除了慶祝國家成立之外,同時亦歡騰國家機器的誕生,除了盲目的歡慶,在當下沒有一個提醒和討論的空間。「獨立日」一詞提示了人們有自主性,道出脫離他人的限制後,民主、自主精神可以在人與人之間共享,似乎能象徵和承載更多歷史和日子本身的含義。
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國慶節定於1949年,當年中國共產黨能成為執政黨是因為一場反國民政府的革命。在國民政府執政的民不聊生下,共產黨打着反資產、反壟斷的旗號,提出均等的思想。然而,一路走來,共產黨早就遺失了。
今天,在中國不再允許革命,沒有思想、沒有均等,只有學習如何攀上一個擁有壟斷、擁有資產的地位。在香港的我們也漸漸感受到這不同,我們示威的權力被收窄、教育課本中頻頻出現染紅教材、體制的不等、商家的壟斷……國慶節你還會愉快嗎?
「國慶節」一詞更使我們迷失了「國慶」本身的意義,墮落於慶祝與否的困局。如果「國慶節」當初定名為「革命成功日」,在今天,每一把不同聲音,每一個不同的思想會成就出一個真正有意義的節日。
我沒法說出「國慶節」一個真實、固定的意義,但「國慶節」絕不只有紅旗飛揚,普天同慶之義。
作者是學民思潮成員
「國慶節」最表面的意義是紀念國家,有些國家不會使用「國慶日」一詞,例如美國因政治的複雜關係只有「獨立日」,「獨立日」的意義與「國慶節」相似。雖然意義相似,但「國慶節」一詞除了慶祝國家成立之外,同時亦歡騰國家機器的誕生,除了盲目的歡慶,在當下沒有一個提醒和討論的空間。「獨立日」一詞提示了人們有自主性,道出脫離他人的限制後,民主、自主精神可以在人與人之間共享,似乎能象徵和承載更多歷史和日子本身的含義。
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國慶節定於1949年,當年中國共產黨能成為執政黨是因為一場反國民政府的革命。在國民政府執政的民不聊生下,共產黨打着反資產、反壟斷的旗號,提出均等的思想。然而,一路走來,共產黨早就遺失了。
今天,在中國不再允許革命,沒有思想、沒有均等,只有學習如何攀上一個擁有壟斷、擁有資產的地位。在香港的我們也漸漸感受到這不同,我們示威的權力被收窄、教育課本中頻頻出現染紅教材、體制的不等、商家的壟斷……國慶節你還會愉快嗎?
「國慶節」一詞更使我們迷失了「國慶」本身的意義,墮落於慶祝與否的困局。如果「國慶節」當初定名為「革命成功日」,在今天,每一把不同聲音,每一個不同的思想會成就出一個真正有意義的節日。
我沒法說出「國慶節」一個真實、固定的意義,但「國慶節」絕不只有紅旗飛揚,普天同慶之義。
作者是學民思潮成員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