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胡力漢﹕香港的存在價值長青網文章

2013年10月08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3年10月08日 06:35
2013年10月08日 06:35
新聞類別
副刊
詳情#
【明報專訊】過去幾十年來,不論中國還是香港政府,都向我們灌輸一個概念,就是必須想盡一切方法保持經濟增長,否則,社會就會掉進萬劫不復境地。於是,社會上大部分政策,都要給經濟目標讓路。回歸後,這種觀念被進一步詮釋,指若果香港未能迎合中國的經濟發展,內地其他城市就會迎頭趕上,香港被邊緣化,結果會是死路一條。這亦成為中港徹底融合最強而有力的論據。


眼前利益冲昏頭腦

香港人另一個心結,是自我的優越感日漸消失。看到內地大城市的急促發展,暴發戶數量激增,香港地位早晚會被取代。中國擁有13億的人口基數,可供發展的土地與人力資源,都遠遠優於香港,要在經濟數字上超越我們,談何容易。


就在這樣忐忑不安的情緒下,部分港人開始不知所措,認為唯一解救方法,就是緊跟中國的經濟大潮,跟這個未來的超級強國徹底融合。部分財經界精英於是提出,為了保持香港股票市場的龍頭地位,給予內地財經巨頭特權,繞過香港的法規,讓阿里巴巴這類公司可以在港交所上市。這樣,我們賺盡了眼前上千億元由上市帶來的利益,但香港未來賴以為生的信譽,就會毁於一旦。這類鈔票誘惑,日後定會有增無減。


回顧香港過去百多年歷史,香港的存在價值,在於跟內地的不同步。內地的政治與經濟軌迹,都離不開鐘擺的宿命,由一個極端走到另一個極端。當中國全速開動經濟機器時,香港只是一隻十分普通的螞蟻,但當內地政治或經濟上出現問題時,如果到時香港仍能保持自己獨特的本質,在中國到了關鍵時刻,香港真正的價值就會浮現。


我們要做一隻螞蟻,還是一盞明燈,全在於我們今天的抉擇。


作者是資深中國新聞記者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