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美國債違約 災難遠超雷曼長青網文章

2013年10月08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3年10月08日 06:35
2013年10月08日 06:35
新聞類別
國際
詳情#
【明報專訊】美國政府局部癱瘓踏入第二周,加上下周四的債限「死線」逼近,但眾議院議長博納態度依然強硬,繼續藉財政危機作談判籌碼,威脅總統奧巴馬與民主黨,聲稱若不就削赤談判,就不會通過新財年臨時撥款和提高債限。財長傑克盧斥責國會拿債限玩火,警告這將導致美債違約。彭博通訊社分析,美國一旦債務違約,將癱瘓證劵回購市場,後果遠超雷曼爆煲。市場憂慮美國違約風險,日本及澳洲股市昨跌至1個月低位,道指昨晚低開逾百點,於本港時間今早凌晨零時十分報15,000點,跌71.64點。


博納(John Boehner)繼續指摘奧巴馬拒與共和黨談判,稱共和黨不會有足夠票數批准一份不涉及削赤、僅提高債限的議案。民主黨參議員舒默(Charles Schumer)稱,博納要求談判,反映事情仍有迴旋餘地,「即使違約機會僅三成至四成,其災難後果足以凍結市場,令美國再陷衰退,博納深知不能冒險。」


恐成雷曼翻版 美債回購市場勢癱瘓

彭博通訊社指出,美國作為全球最大經濟體,政府未償還債務高達12萬億美元,是雷曼兄弟在2008年申請破產時欠債金額5170億美元的23倍。雷曼破產5個月後,美國股市市值跌近一半,失業率急升至10%,創30年新高,全球經濟也被拖累,最後靠聯儲局注資3萬億美元進入金融體系救市。


雷曼爆煲其中一個出乎意料的後果,就是證券回購市場(repo market)凍結。華爾街大行及投資公司往往用債券作抵押換取短期貸款,當年雷曼的交易對手發現雷曼的抵押品無法取用,即時觸發市場恐慌,一窩蜂賤賣抵押品,導致回購市場癱瘓。


2.8萬億美元國債用作回購抵押品

根據聯儲局數據,目前至少有價值2.8萬億美元的國庫券是作回購協議的抵押品。一旦政府無法還債,美國國債可能不合資格再用於回購市場融資。


全球最大債券基金太平洋投資管理(PIMCO)稱,若嚴重違約發生,恐造成連串法律後遺症,蔓延至多個市場。對上一次國會於2011年陷入債限爭拗之際,貨幣市場基金(money market funds)就不想沾手國庫券,擔心持有違約債劵,令回購利率(repo rate)上升。儘管美國國會當時最後達成債限協議,但已打擊市場信心,環球股市蒸發6萬億美元。


目前市場人士普遍仍認為美國不會違約,但不少人承認今次違約風險比以往大。摩根大通稱,美債若未能如期償付,也只是技術上違約,是政府不願找數,非無力還債,因此只有到期償付的債券價格會下跌,貨幣市場基金未必會被迫拋售國債,而聯儲局大概亦會繼續接受國債換取緊急融資。


學者:違約將動搖美元儲備貨幣地位

不過,IMF前首席經濟師Simon Johnson則警告,銀行業可能要在帳目表降低相關資產的帳面價值,並面臨資金短缺,惟政府今次可能再無現金挽救銀行業。由於目前約一半美債由外國政府及央行持有,一旦違約將令環球財政混亂,動搖美元作為環球儲蓄貨幣的地位。


市場人士亦估計,違約除了會令美債息率上升,亦會推高借貸成本打擊樓市。一旦30年按揭息率由4.5厘升至6.5厘,很多人可能負擔不起還款,令樓價下跌。


(綜合報道)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