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異鄉人周記﹕港式笑容與日式笑容長青網文章

2013年10月08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3年10月08日 06:35
2013年10月08日 06:35
新聞類別
副刊
詳情#
【明報專訊】最近跟一位朋友相約在IFC的餐廳吃飯。餐廳的侍應生笑容滿臉,服務態度非常好,令我覺得非常受落。但同行的香港朋友卻出乎意料地說:「如在日本,這被視為服務態度非常之好,但不知怎的,在香港同樣的笑容卻令人覺得有點不自然。」


「要兩個笑容」

在日本,「笑容」是種不能缺少的交際禮儀。日本有個信條「客人是『神』」,這也是日本人的營商文化。在日本無論你走進哪間商店,店員都會以笑臉相迎,自然令人覺得和藹可親,如果客人覺得店員不太友善,生意也做不長。日本的麥當勞餐廳在1、2年前更改點菜方式前,餐單的最下邊一直有「笑容¥0」這道「菜式」。有些網民說曾經試過點這道菜式,他對店員說「要兩個笑容」,女店員聽了後叫了另一位女店員來,一起對着他微笑。


雖然這不是一道實質的「菜式」,但在日本,店員以笑容待客是職責之一,不能以笑待客意味缺乏專業精神。


在此環境成長的我已習慣了接受笑容招待,20年前第一次出國到中國內地實在非常困惑。為什麼餐廳的服務員全都板着臉對客人,連微笑也見不到?他們不喜歡前來購物的客人嗎?有位前輩告訴我,他們全都是打政府工,對人根本不需要親切或講禮貌。這講法也有點道理,因日本的公務員也經常板起臉孔對人,我接受了他的看法。


歷經時間培養

但來到香港後,又開始對這講法有懷疑。香港的店員打的當然不是政府工,但真的很少見到員工帶笑容待客。特別是茶餐廳,店員總是「板起面孔」,離開時常常自問:是否做了什麼惹人討厭的事,或禮貌不周而得罪了人,令到侍應生不高興。


但後來經常光顧同一間茶餐廳幾次後,有位侍應生竟與我聊起天來,那時我終於看到他臉上露出笑容來。香港的笑容多麼難得啊!原來你跟他熟絡起來才能見到他的笑容!那時我才明白可能是香港的專業職責之中並沒有笑容這一項,而不是侍應生們不喜歡外國人或我在禮儀上有什麼缺失。


人總是喜歡見到笑容而非苦臉。我也喜愛受到日式笑容招待,因為這代表店員對你的重視,是禮貌及尊重的表現。香港式的笑容不是即時或經常可見到的,但它能給你更溫暖親切的感覺,因為它要經過一段時間才可培養出來的!


文:伊藤瑪美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