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一連7日的黃金周假期昨日結束,有外地媒體報道,中國遊客期間「迫爆」倫敦名店,當地更有調查指出,中國旅客在購物上的人均消費高達8000英鎊(約10萬港元)。另一邊廂,香港商場亦報捷,新地(0016)稱旗下九大商場在黃金周內營業額達4億元,按年增長25%。
人均消費10萬 店員中文待客
英國《每日郵報》報道,黃金周期間,倫敦街頭擠滿中國遊客,他們大多年輕又富有,一心要到名店「大撒銀紙」。該報引述當地一項調查指出,中國旅客在購物上的人均花費高達8000英鎊。為吸引中國顧客,一些傳統百貨店除接受銀聯卡支付,還聘用了翻譯員專門招呼中國旅客。不懂中文的服務員也經過培訓,會以雙手接過中國客人的信用卡。與此同時,中國遊客也比中東富豪顯得「更安靜、低調、有禮」。他們會提着「戰利品」去乘坐地鐵,還會讓座予有需要人士。
新地9商場黃金周人流升23%
另一方面,香港商場在黃金周內也大有斬獲。由9月28日至10月7日(共10天)期間,新地表示旗下九大商場的人流及營業額均達預期,總人流達980萬,升23%,總營業額達4億元,升25%。新鴻基地產代理租務部總經理鍾秀蓮表示,蘋果、三星等最新手機及電子產品皆於黃金周前夕推出最新產品,刺激遊客積極追捧。另外,這次黃金周的其他受惠行業包括珠寶首飾、名牌服飾、影音電器、化妝品、個人用品等,均有不俗的銷情。
她續指出,wtc more世貿中心、上水廣場及將軍澳東港城亦於國慶10天假期間舉辦共15團跨境購物團,共接待675位跨境旅客,主要來自廣東地區,人均消費5900元,為商場帶來額外營業額397萬元,較去年同期升20%。
人均消費10萬 店員中文待客
英國《每日郵報》報道,黃金周期間,倫敦街頭擠滿中國遊客,他們大多年輕又富有,一心要到名店「大撒銀紙」。該報引述當地一項調查指出,中國旅客在購物上的人均花費高達8000英鎊。為吸引中國顧客,一些傳統百貨店除接受銀聯卡支付,還聘用了翻譯員專門招呼中國旅客。不懂中文的服務員也經過培訓,會以雙手接過中國客人的信用卡。與此同時,中國遊客也比中東富豪顯得「更安靜、低調、有禮」。他們會提着「戰利品」去乘坐地鐵,還會讓座予有需要人士。
新地9商場黃金周人流升23%
另一方面,香港商場在黃金周內也大有斬獲。由9月28日至10月7日(共10天)期間,新地表示旗下九大商場的人流及營業額均達預期,總人流達980萬,升23%,總營業額達4億元,升25%。新鴻基地產代理租務部總經理鍾秀蓮表示,蘋果、三星等最新手機及電子產品皆於黃金周前夕推出最新產品,刺激遊客積極追捧。另外,這次黃金周的其他受惠行業包括珠寶首飾、名牌服飾、影音電器、化妝品、個人用品等,均有不俗的銷情。
她續指出,wtc more世貿中心、上水廣場及將軍澳東港城亦於國慶10天假期間舉辦共15團跨境購物團,共接待675位跨境旅客,主要來自廣東地區,人均消費5900元,為商場帶來額外營業額397萬元,較去年同期升20%。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