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中國
詳情#
【明報專訊】9月27日,聯合國安理會關於敘利亞化武第2118號決議獲一致通過,這是敘利亞衝突爆發以來,安理會通過的第一份敘問題決議案。如今回頭檢討美國奧巴馬政府的政策,頗多可玩味之處。
美國對敘問題混沌背後
與以往相比,美國此次戰爭決策的最大特點是過程高度透明。奧巴馬將開戰決定交由國會公開討論,他本人亦通過媒體喊話,以凝聚共識。更有甚者,福克斯(Fox News)直播採訪巴沙爾,《紐約時報》則刊載普京的長篇大論,其中不乏對美國世界角色的揶揄。面對此混沌之景象,傳統媒體一如既往地聚焦於美國如何「內外交困」、「十分尷尬」,還特別突顯俄羅斯外交手腕之高超,普京再度被熱捧。其實,如此一邊倒地報道美國決策表層的紊亂,無視其深層變化及後果,會導致戰略判斷力的大幅萎縮。
爭拗放上枱顯自由基礎
美國人愈來愈不願出動軍隊是不爭的事實,但並不能因此斷定他們不會為戰略利益(在敘利亞是消除化武)而戰。奧巴馬的難題是如何凝聚共識,以及避免在軍事問題上犯嚴重錯誤。他選擇「全透明」決策過程來解決之,結果全世界衆目睽睽之下,國會議員爭得面紅耳赤,各部門首腦輪番聽證。這種全透明的政治生態看上去十分混亂,其基礎部分則是法治、自由、自信。其牢不可破和深刻的程度必須重視,因為任何一項政策都要經此過程檢視的話,企圖從美國外交獲利的國家也未必得遂其願。進一步說,當今不論是發達國家還是發展中國家,都有政治「碎片化」趨勢,國內缺乏對外政策共識是非常普遍的,各種思潮、各色利益團體等都有機會影響外交。美國不過是恣意呈現,有的國家則是拚命掩蓋,如此而已。
「全透明」可保不吃虧
其次,美國是如此深入和廣泛地同世界各個部分聯繫在一起,以致誰都不把它當「外人」。不久前的埃及事變中,支持穆爾西的「人民記者」在facebook上報道「就是軍隊在美國支持下發動的政變」;反穆爾西示威者則在CNN大樓前抗議電視台報道「埃及革命」時用「政變」一詞。電視直播巴沙爾訪談、《紐約時報》刊登普京文章等等,不過是老戲換裝重演。美國人門戶洞開也許是迫不得已,打算取代美國世界地位的GDP主義者也要想明白,有此榜樣在前,自己將如何面對世界性「全透明」的需求。
當然最後還要以「成敗論英雄」。聯合國的決議表明,美國「不戰」便獲聯合國支持其清除敘利亞化武,這可是美國多年求之不得的國際道義,儘管真正清除敘化武尚待時日,而且美國人還會繼續爭吵不休。總之,透明的美國沒吃什麼虧。
作者是北京大學國際關係學院教授
美國對敘問題混沌背後
與以往相比,美國此次戰爭決策的最大特點是過程高度透明。奧巴馬將開戰決定交由國會公開討論,他本人亦通過媒體喊話,以凝聚共識。更有甚者,福克斯(Fox News)直播採訪巴沙爾,《紐約時報》則刊載普京的長篇大論,其中不乏對美國世界角色的揶揄。面對此混沌之景象,傳統媒體一如既往地聚焦於美國如何「內外交困」、「十分尷尬」,還特別突顯俄羅斯外交手腕之高超,普京再度被熱捧。其實,如此一邊倒地報道美國決策表層的紊亂,無視其深層變化及後果,會導致戰略判斷力的大幅萎縮。
爭拗放上枱顯自由基礎
美國人愈來愈不願出動軍隊是不爭的事實,但並不能因此斷定他們不會為戰略利益(在敘利亞是消除化武)而戰。奧巴馬的難題是如何凝聚共識,以及避免在軍事問題上犯嚴重錯誤。他選擇「全透明」決策過程來解決之,結果全世界衆目睽睽之下,國會議員爭得面紅耳赤,各部門首腦輪番聽證。這種全透明的政治生態看上去十分混亂,其基礎部分則是法治、自由、自信。其牢不可破和深刻的程度必須重視,因為任何一項政策都要經此過程檢視的話,企圖從美國外交獲利的國家也未必得遂其願。進一步說,當今不論是發達國家還是發展中國家,都有政治「碎片化」趨勢,國內缺乏對外政策共識是非常普遍的,各種思潮、各色利益團體等都有機會影響外交。美國不過是恣意呈現,有的國家則是拚命掩蓋,如此而已。
「全透明」可保不吃虧
其次,美國是如此深入和廣泛地同世界各個部分聯繫在一起,以致誰都不把它當「外人」。不久前的埃及事變中,支持穆爾西的「人民記者」在facebook上報道「就是軍隊在美國支持下發動的政變」;反穆爾西示威者則在CNN大樓前抗議電視台報道「埃及革命」時用「政變」一詞。電視直播巴沙爾訪談、《紐約時報》刊登普京文章等等,不過是老戲換裝重演。美國人門戶洞開也許是迫不得已,打算取代美國世界地位的GDP主義者也要想明白,有此榜樣在前,自己將如何面對世界性「全透明」的需求。
當然最後還要以「成敗論英雄」。聯合國的決議表明,美國「不戰」便獲聯合國支持其清除敘利亞化武,這可是美國多年求之不得的國際道義,儘管真正清除敘化武尚待時日,而且美國人還會繼續爭吵不休。總之,透明的美國沒吃什麼虧。
作者是北京大學國際關係學院教授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