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明報專訊】76歲的義工麥漢華因身體傷殘處處受歧視,但他不甘做弱勢社群,反克服困難成為義工,幫助弱勢社群融入社會,退休後更成為智障人士家舍的全職義工,與8名智障人士同住12年,照顧他們的起居飲食,又自掏腰包為智障聾啞孤兒舉辦「有尊嚴的葬禮」,令其體面地告別人世。
身形瘦小 退休做5份義工
麥伯幼時因結核病入侵脊骨,導致脊骨彎曲且影響發育,令他身形較常人瘦小,求職及生活中也處處受到歧視,他將心比己,努力幫助如他一樣的弱勢社群融入社會,退休後更身兼5份義工,包括關懷獨身臨終長者、去醫院探訪病人及照顧智障人士等,「讓他們知道有人關心自己,不能輕易放棄」。麥伯照顧的智障人士,由一開始抗拒、不予理睬,到之後稱呼他為「爸爸」、「哥哥」,關係親密。
照顧聾啞智障病友10年
義工生涯中,令麥伯印象最深的,是一名40多歲、又聾又啞的智障病友,脾氣亦十分暴躁,麥伯照顧了他10年,由一開始不被接受、打鬧,到主動找他交流。這病友去年不幸因腸胃問題過身,因是孤兒,麥伯不想他在醫院殮房草草出殯,遂打算安排他在殯儀館舉行喪禮。出殯當日,麥伯需租用一架60座的旅遊巴接載死者生前好友,但申請政府殮葬費津貼卻不獲批准,因社會福利署認為孤兒沒有親戚,租用旅遊巴太「奢侈」,麥伯堅持每一個人都有權有尊嚴地離開人世,遂自掏腰包租用旅遊巴、購買骨灰盒等,最後有百幾人出席喪禮。
獲選傑出義工
麥伯的無私關愛,讓他獲選為第5屆香港傑出義工之一,獲得同樣嘉許的,還有因小兒麻痹症下肢癱瘓的復康力量會長葉湛溪、自小失明的音樂藝術家蕭凱恩及曾患腎衰竭需換腎的伍妙玲,他們服務弱勢社群的同時,亦以親身經歷作出表率,鼓勵他們積極向上。
明報記者 田青青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