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強積金(MPF)自2000年2月1日推出,至今已超過13年。雖然不同的計劃回報有所不同,但對於很多供款人(計劃參與者)來說,其回報不是令人失望,就是令人非常失望。
截至今年6月30日為止,在13年多的時間裏,混合資產基金的每年平均回報年率是4%、股票基金是4.1%、保守基金只是1%、保證基金1.3%、債券基金3.3%,而貨幣市場基金更只有0.7%。若只看過去5年的表現,混合資產基金和股票基金的每年平均回報率更分別低至1.1%和0.7%。
由於我曾經當過多年的基金投資經理,管理過多隻機構基金和「互惠基金」(Mutual fund),所以我有知識評論強積金問題。其實,當強積金開始推出時,我已密切注意它。
成立13年 表現不盡人意
我未來數篇文章,會解構一下為何對這麼多供款人來說,強積金的表現未如人意。此外,若要在將來改善投資回報,供款人、服務供應商、積金局,以及最終政府方面有什麼需要做。
當強積金推出時,它讓參與者決定投資在什麼基金之上。僱主和僱員都有自己的選擇權。原則上,讓人們自行打理他們的退休投資,以及作出自己的選擇,是一個好主意。但事實上,這是建基於多個假設,包括:所有人都是理性和知識淵博的,而市場信息又要自由流動及唾手可得。
換句話說,它假設了所有人都有能力下決定,但我們知道,對很多人來說,實際並非如此。還有很多原因,很多人並沒有這樣的知識或經驗,不能作出這樣的判斷和決定。例如,你問一個飲食業工人或建築工人,甚至那些受過高等教育但沒有讀過經濟、投資、金融或商業的人,他們對於環球經濟展望和市場狀况,在理解上也可能有困難。
做正確選擇不容易
我們在計劃之下,給予人們一些選擇,要求他們作出自己的抉擇。我們還假設服務供應商,例如基金經理等,會向他們提供及時的資訊,協助他們選擇。
雖然對於很多大型的計劃來說,基金經理真的會為計劃參與者提供最新的經濟展望或者個別基金的展望,但卻極其量只是每季一次;有些計劃更可能沒有這樣的服務,特別是如果供款人是單獨參與該計劃,就更加沒人會照顧。
下期會再談強積金的問題。
雷賢達
交銀施羅德投資管理(香港)副董事長
截至今年6月30日為止,在13年多的時間裏,混合資產基金的每年平均回報年率是4%、股票基金是4.1%、保守基金只是1%、保證基金1.3%、債券基金3.3%,而貨幣市場基金更只有0.7%。若只看過去5年的表現,混合資產基金和股票基金的每年平均回報率更分別低至1.1%和0.7%。
由於我曾經當過多年的基金投資經理,管理過多隻機構基金和「互惠基金」(Mutual fund),所以我有知識評論強積金問題。其實,當強積金開始推出時,我已密切注意它。
成立13年 表現不盡人意
我未來數篇文章,會解構一下為何對這麼多供款人來說,強積金的表現未如人意。此外,若要在將來改善投資回報,供款人、服務供應商、積金局,以及最終政府方面有什麼需要做。
當強積金推出時,它讓參與者決定投資在什麼基金之上。僱主和僱員都有自己的選擇權。原則上,讓人們自行打理他們的退休投資,以及作出自己的選擇,是一個好主意。但事實上,這是建基於多個假設,包括:所有人都是理性和知識淵博的,而市場信息又要自由流動及唾手可得。
換句話說,它假設了所有人都有能力下決定,但我們知道,對很多人來說,實際並非如此。還有很多原因,很多人並沒有這樣的知識或經驗,不能作出這樣的判斷和決定。例如,你問一個飲食業工人或建築工人,甚至那些受過高等教育但沒有讀過經濟、投資、金融或商業的人,他們對於環球經濟展望和市場狀况,在理解上也可能有困難。
做正確選擇不容易
我們在計劃之下,給予人們一些選擇,要求他們作出自己的抉擇。我們還假設服務供應商,例如基金經理等,會向他們提供及時的資訊,協助他們選擇。
雖然對於很多大型的計劃來說,基金經理真的會為計劃參與者提供最新的經濟展望或者個別基金的展望,但卻極其量只是每季一次;有些計劃更可能沒有這樣的服務,特別是如果供款人是單獨參與該計劃,就更加沒人會照顧。
下期會再談強積金的問題。
雷賢達
交銀施羅德投資管理(香港)副董事長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