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退休若健康 不必買醫保長青網文章

2013年10月11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3年10月11日 06:35
2013年10月11日 06:35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觸發嬰兒潮(Baby Boom)。這批出生於1946至1964年、現時年齡介乎49歲至67歲的「Baby Boomer」,將會陸續踏入退休之年。這些「銀髮族」在退出勞動人口之後,生活形態也隨之改變,從而對醫療、退休理財、旅遊、教會及公益事業等帶來新的需求。


今次理財個案主角Peter,現年60歲,也是一位「Baby Boomber」。Peter為某金融機構會計部主管,今年底將退休。關於退休理財策劃,Peter有以下兩個問題,希望聽聽筆者意見。


1. Peter沒有購買個人醫療保險。他一向倚靠公司完善的醫療保障,因此退休後將頓失保障。Peter沒有長期病患。他正考慮是否需要購買個人醫療保險計劃。


收租物業續持有 每月收1.5萬

2. Peter預計退休後每月支出約12,000元。他希望善用退休金,取得穩定回報,從而能足夠支付餘下的退休生活支出。


筆者認為,以60歲之齡購買醫療保險,成本較高。以選擇基本計劃為例,60歲時買年金養老每年需付保費約5000元。到了65歲,保費增加至約6500元,70歲時保費更跳升至每年8500元。 Peter身體狀况一向良好,也不介意有需要時去公立醫院求診,故筆者建議他省下醫療保險支出。


退休入息方面,除自住物業以外,Peter還擁有一個出租物業,扣除恒常支出及物業稅後,每月租金收入約1.5萬元,剛足夠支付每月的物業按揭還款,直至12年後樓宇貸款完全繳清為止。換言之,若Peter選擇繼續持有這物業,12年後便可把每月1.5萬元的租金收入,當作退休使費之用(假設租金升幅跟生活指數升幅一樣)。


買200萬年金 保證年獲15萬

Peter可考慮利用市面上的年金計劃。年金計劃種類繁多,根據Peter的需要,筆者建議他投資300萬元退休金中的200萬元到一個15年期的保證年金,每年保證派發的年金約15萬元,15年間共派發16期,所派發的年金,Peter可選擇即時領取或積存生息,現時積存年利率為5.5厘(非保證)。


留100萬作備用資金

因實行年金計劃會令Peter的資金失去一定的流動性,筆者建議Peter不動用剩下的100萬元資金,以備不時之需。此外,除了持有現金,Peter也可考慮購買債券或債券基金,以增加定期收入,但最近美國量化寬鬆措施勢將退場,令美債孳息率逼近3%水平,對債券價格造成的壓力亦不容忽視。


免責聲明:本內容僅供參考之用,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及邀約,所有例子皆是虛構,請不要依賴本文件作投資決定。投資涉及風險,證券價格可升可跌,過往業績數據並非未來業績的指標。所述之計劃視乎個別產品供應商而定,有關產品計劃之詳情及細則,以產品之主要說明文件為準。


傅惠賢

康宏理財服務有限公司顧問副總監

■理財信箱 歡迎來信

讀者如有理財問題,歡迎來信詢問。


來函:寄香港柴灣嘉業街18 號明報工業中心A座15樓,經濟版編輯收

傳真:2558 3964

電郵:chlung@mingpao.com

◆來信請列明家庭或個人收入、開支、資產、欠債、理財目標及可承受投資風險。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