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八達通伙電盈推手機嘟卡長青網文章

2013年10月11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3年10月11日 21:35
2013年10月11日 21:35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此前包括中銀、匯豐等多間銀行先後伙拍信用卡公司推出流動錢包服務,擺明車馬搶佔目前以八達通主導的小額支付市場。可以講是港人必備的八達通卡,昨亦宣布進軍智能手機流動支付領域,與香港電訊(6823)旗下PCCW Mobile合作推出Octopus Mobile SIM卡(OMS),放置在具近場通訊(NFC)功能的智能手機上,即可使用完整的八達通功能,普通市民日後將可以帶少張卡落街。


OMS等同一張不記名的成人八達通卡,除了可支付金額1000元以下交易外,亦可使用其他如門禁系統、八達通日日賞優惠等功能,亦可向銀行、信用卡公司申請自動增值服務。不過目前只有香港電訊客戶可參與OSM試驗計劃,並只適用於6款經測試的指定型號Sony智能手機。


限SONY手機 4000元入場

想要嘗試新科技的入場門檻絕不便宜。目前八達通僅與PCCW Mobile達成協議,推出5000張OMS試驗,PCCW Mobile舊客戶、或者全新上台出機客戶,均要購買該指定6款SONY手機,才能獲發OMS及使用八達通功能。翻查網上資料,該6款手機索價動輒4000元、5000元。另外還要收取100元啟動費用,但現時在試驗計劃中可獲豁免。


問到日後收費詳情,八達通行政總裁張耀堂就指暫未有定案,「是收費、不收費,還是提供折扣,要遲啲再睇」。張耀堂又指,希望能盡快與其他電訊商達成合作協議,現時亦正為不同品牌具NFC功能的智能手機作兼容測試,倘測試成功則會迅速推出市場。目前三星、LG等主流Android手機均具NFC功能,但蘋果iPhone則不支援NFC。


八達通:正測試不同品牌手機

近期多間銀行積極發展電子錢包服務,各機構採用的格式、賣點各有不同,如中銀周二推出具備MasterCard PayPass功能的micro SD卡,不會限制在個別網絡供應商;匯豐則針對iOS用家,去年底推出具Visa payWave功能的iPhone手機套;另外恒生同樣聯同香港電訊推出具MasterCard PayPass功能的SIM卡。


上述電子錢包的交易上限均是500元,明顯是想搶佔小額支付市場。張耀堂昨日坦言,一定會存在競爭,又預料日後會有很多類似產品面世,但強調目前八達通SIM卡最大特點是簡單方便,毋須啟動任何程式,便可直接拍卡付款。


另有手機程式 查近40次交易

他續稱,使用OMS付款時,除了卡編號、交易金額、時間、交易種類以外,不會有任何個人資料傳送到八達通讀寫器中。另外用戶可以下載八達通開發的手機應用程式,看到最近40次交易紀錄。


明報記者 葉浩霖、岑志豪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