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胡鞍鋼﹕讓世界分享中國的開放紅利長青網文章

2013年10月11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3年10月11日 06:35
2013年10月11日 06:35
新聞類別
中國
詳情#
【明報專訊】即將召開的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上,黨中央不僅要作出關於中國經濟體制改革頂層設計、戰略部署的重大決定,還將作出下一個10年關於中國全面對外開放的重大決定,制定更加積極主動的開放戰略,全面提高中國開放型經濟水平,全面提升國際競爭力、抵禦國際經濟風險能力。從這個意義上看,中國主動全面開放,主動參與全球治理,主動援助發展中國家,「得道多助」,會產生巨大的開放紅利。


削關稅提供更開放市場

主動削減關稅實施水平,為世界提供更巨大、更開放的「中國市場」。按照加入WTO議定書的承諾,中國目前的關稅水平遠低於發展中國家,但與發達國家相比,中國關稅水平較高、結構不合理,有進一步調整的空間。可考慮從現在起到2020年,實現關稅總水平比當前水平(9.6%)降低一半,甚至更低,接近或超過發達國家水平。


對最不發達國家(LDCs)分商品實施零關稅待遇、擴大援助,並擴展到所有低收入國家。加入WTO後,中國優先向LDCs逐步開放市場。迄今為止,已經對36個已建交的LDCs實施進口零關稅,涉及產品稅目多達4700多個,約佔全部稅目的60%。在2020年之前,可進一步實現零關稅覆蓋面達到99%,並將零關稅待遇適度擴大至低收入國家,力爭將中國與最不發達國家、低收入國家的貿易額佔比提高2個百分點。


加快實施自由貿易區戰略,帶頭推進世界貿易自由化、投資自由化和服務便利化。作為未來世界第一大貿易體,中國鄰居都享受着巨大的外溢效應,雖然不是「有錢能使鬼推磨」,但可以化敵為友,令反華成為「得不償失」,「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目前,除東盟成員、巴基斯坦、韓國、斯里蘭卡、印度、孟加拉外,自貿區建設在其他周邊國家和地區大有可為。同時,中國還要放棄冷戰思維,推動中歐、中美自貿區建設進程。屆時,中國、歐洲、美國將建成一個人口覆蓋規模達21.6億(佔全球逾1/3)、經濟總量超過36.1萬億美元(佔全球1/2)的世界最大的超級自由貿易區。中國可以考慮,在2020年之前積極推進與歐盟、美國自貿區談判進程,爭取達成優於WTO現行框架的、更為開放的框架協定。


帶頭推進世界貿易自由化

大力開放和發展服務業,建設服務貿易強國。進一步開放國內服務業市場,吸引更多的外資進入中國服務行業,推動傳統優勢服務業升級。在2020年之前,中國服務貿易進出口額要繼續保持20%左右的年均增速,力爭到2020年比目前翻兩番,佔全球服務貿易的比重由目前的5.5%提高至12%,超越美國成為全球服務貿易第一大國。


加快實施「走出去」戰略,擴大對外投資,重點培育跨國龍頭和創新型企業國際化。力爭在2020年以前,保持年均25%以上的增長率,實現2020年對外直接投資額至少比目前翻兩番。


推動綠色工業環保措施

積極推動創新和綠色發展,引領世界綠色工業革命。在2020年之前,形成4個國民經濟支柱產業(節能環保、新一代資訊技術、生物、高端裝備製造)和3個先導產業(新能源、新材料和新能源汽車),力爭到2020年新興戰略產業的GDP比重提高到15%,非化石能源消費佔比接近或超過20%,全國森林覆蓋率增至23%。


中國需要主動承諾2020年之後的絕對減排。利用中美構建新型大國關係的契機,與美國能夠就2020年之後兩國減排計劃和行動達成共識,大力推動和支援聯合國制定的全球2020年之後的減排行動方案。


提高國際話語權,提高全球經濟治理能力。在國際組織中增加中國人、中國專案、中國文化、中國項目等中國元素,繼續為發展中國家爭取核心利益。應主動提高中國在世界銀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的份額和投票權,超過日本上升至第二位。在這方面我們要學會當仁不讓,勇於擔當。


增加援助落後國規模

擴大對最不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的援助。在已有的對外援助計劃的基礎上,制定新的對外援助計劃「三步走」戰略:第一步,中國對外援助佔GDP的比例在2015年達到0.3%;第二步,在2020年提高到0.5%;第三步,在2030年提高至1%或以上。


中國對外開放的升級版將是世界最具規模的開放,也是主動、互利的開放,將有效帶動全球資源在中國境內合理流動,為中國抓住戰略機遇期創造體制和機制優勢。中國對外開放的升級版將再次證明,中國機會就是世界機會,中國紅利就是世界紅利。


(摘自清華大學國情研究院《中國改革開放》課題報告之二,作者授權本報刊出,略有刪改)

作者是清華大學國情研究院院長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