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恒指跌了82點,收報22,951點,成交金額557億元。保守派共和黨人對短期提高債務上限持開放態度,同時眾議院共和黨領袖準備與奧巴馬見面會談,市場視之為解決債務上限的先兆,歐美股市向好,連日偏強的亞太區股市則略為回吐。聯儲局9月份會議紀錄顯示,市場利率上升是阻礙當局退市的重要因素,但客觀地看,不大可能退市而債息不變,再加上更為鴿派的耶倫上任,部分退市受害股有力回勇,太古地產(1972)值得留意。
港股昨日早市曾出現一輪急跌,期指在15分鐘內跌幅曾擴大至約300點,但被殺牛證卻又不多,令人費解。不過,大部分個股對飄忽的市况反應不大,急跌未見有拋售,低位回升也沒有追入。恒指在過去一個月原地踏步,而在1619隻股份中,期內下跌的有698隻,錄得5%以內升幅的有543隻,77%的股份表現一般,整體市况相當呆滯。
多數股原地踏步 炒股不炒市難度高
至於炒股不炒市,亦確實是有數據支持,有117隻股份錄得20%升幅,當中62隻更升逾30%,但市值超過50億元(大升之後計算)的卻僅28隻。也就是說,買中升20%以上的股份的機會率是7.2%,大於50億元的只有1.7%。由此可見,炒股不炒市,說易行難,再考慮到很難堅持到底,多數人會因期間的大幅波動或可觀升幅而賣出,真正能袋袋平安的則更少。從另一角度看,資金一面倒追入小型股、投機性股份,絕大部分股票則原地踏步,這種市况其實並不健康,待美國解決債務上限問題後,若情况仍未改善,就更要提高警覺。
聯儲局會議紀錄顯示,大多數委員均支持年內退市,但受到美國政府部門關閉、債務上限仍有待上調的影響,市場不會認為此看法仍然有效。紀錄亦指出,若9月不退市,在缺少明顯變強的經濟數據,以及聯邦財政不確定性無法迅速得到解決的情况下,如果在未來幾個月中決定縮減該計劃規模,則當局將很難對此作出解釋。一般估計,最早到3月才具備退市條件。
9月份會議曾進行激烈討論,顯示不少委員擔憂QE的負面作用逐漸超過刺激經濟的效用,但最終還是因市場利率上升而擱置退市。退市肯定會令債息上揚,後者令當局擔心阻礙樓市復蘇,結果惟有不退市,貨幣政策就好像跌入一個循環之中。因此,收租股和房託近期走勢漸見改善,零售作主打的希慎(0014)、寫字樓為主的冠君產業(2778)均反覆向好,資產質素上佳,又有內地發展帶來增長動力的太古地產(1972),同樣值得留意。
太地折讓高達37%
收租股最大利淡因素是折現率上升,但就現實環境來看,中區寫字樓租金大致平穩,儘管較2012年略為下跌,但空置率僅5.9%低於長期水平,除非需求急降,否則很難跌得落。鰂魚涌的租金更加是愈升愈有,根據差餉物業估價處資料,每平米租金由去年下半年約400元,到今年8月已高見600元,升勢凌厲。另外,內地尚有成都大慈寺和上海大中里項目,再加上本地部分待售樓盤,整體佈局四平八穩。但太地現價較資產淨值折讓高達37%,市場看法極度悲觀,值得低吸。
江宗仁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