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今日是本港實行聯匯制度的30周年,財政司長曾俊華昨日撰文力撐制度,認為是香港應付未來挑戰的最適合貨幣體制;但內地著名經濟學家成思危卻覺得,全球多數發達地區都採用浮動匯率體系,香港將來實行浮動匯率是符合大方向。
經歷金融海嘯保持穩定
近年來社會提出檢討聯匯的聲音漸多。不過曾俊華在文中指出,2008年金融海嘯後,新興市場都面對資金流走壓力,反而大量資金停泊香港;就算近年美國實施量化寬鬆使區內貨幣大上大落,但港元仍然保持穩定,反映國際市場對聯匯制度之下的港元有信心。
文章又指出,香港是少數實行聯匯的地區,也是少數能夠長期有效維持穩定匯率的地方,自實施以來一直都是香港經濟和金融穩定支柱。而目前香港面對很多外部挑戰,例如主要經濟體的量化寬鬆政策以及未來退市安排,資金流向將會大幅波動。因此,曾俊華認為港府維持聯匯制度並非墨守成規,而是過去多次面對金融危機的經驗,令政府深信聯匯制度仍是香港應付未來挑戰的最適合貨幣體制。
成思危﹕宜脫鈎 實行浮動
另一方面,前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兼著名經濟學家成思危卻另有見解,他昨日來港出席活動後表示,全國發達地區都是採用浮動匯率,當中只有兩個地方例外,一是盯住美元的香港,另一是盯住歐元的丹麥。他認為,港元盯住美元,只要美元強勢便當然有利,「金融海嘯後美元弱勢就見到問題,當然現在美元仍然是強勢貨幣,所以聯匯優勢仍在」,但他覺得,以發達地區均行浮動匯率而言,香港將來應該可以考慮聯匯脫鈎,實行浮動匯率,因這是全球大方向。
經歷金融海嘯保持穩定
近年來社會提出檢討聯匯的聲音漸多。不過曾俊華在文中指出,2008年金融海嘯後,新興市場都面對資金流走壓力,反而大量資金停泊香港;就算近年美國實施量化寬鬆使區內貨幣大上大落,但港元仍然保持穩定,反映國際市場對聯匯制度之下的港元有信心。
文章又指出,香港是少數實行聯匯的地區,也是少數能夠長期有效維持穩定匯率的地方,自實施以來一直都是香港經濟和金融穩定支柱。而目前香港面對很多外部挑戰,例如主要經濟體的量化寬鬆政策以及未來退市安排,資金流向將會大幅波動。因此,曾俊華認為港府維持聯匯制度並非墨守成規,而是過去多次面對金融危機的經驗,令政府深信聯匯制度仍是香港應付未來挑戰的最適合貨幣體制。
成思危﹕宜脫鈎 實行浮動
另一方面,前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兼著名經濟學家成思危卻另有見解,他昨日來港出席活動後表示,全國發達地區都是採用浮動匯率,當中只有兩個地方例外,一是盯住美元的香港,另一是盯住歐元的丹麥。他認為,港元盯住美元,只要美元強勢便當然有利,「金融海嘯後美元弱勢就見到問題,當然現在美元仍然是強勢貨幣,所以聯匯優勢仍在」,但他覺得,以發達地區均行浮動匯率而言,香港將來應該可以考慮聯匯脫鈎,實行浮動匯率,因這是全球大方向。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