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周梁:無綫劇本不夠班 亞視非香港人台長青網文章

2013年10月20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3年10月20日 21:35
2013年10月20日 21:35
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明報專訊】發牌風波反映不少港人不滿免費電視缺乏競爭,1960至80年代先後任職無綫、佳視和亞視的周梁淑怡,直言近年已甚少看無綫劇集,因劇情十年如一日,亞視則令人覺得不是香港人的電視台,倒似是面向廣東省。她說,電視台一定要有自己的劇集和製作,如果只是靠四處買片,「那不是電視台,只是電視播放公司」。


無綫電視於1967年創辦,周太是開荒牛,由製作助理開始愈做愈高級,1976年做到助理總經理,1978年過檔佳藝電視任總經理,1988年獲聘任亞視行政總裁,其後加入自由黨從政。周太憶述當年的無綫走上成功之路﹕「當時澳洲來的總經理好叻,他講一個電視台要能夠獲得別人的心去支持你。無綫除了是第一個免費電視台,也定位是香港的電視台」。


當年《歡樂今宵》 與港人「有關係」

當年監製《歡樂今宵》,周太說要做很多地區活動與港人拉上關係,「例如當年最寒冷的一天,我們搞捐棉被運動,廣播道的棉被多到成個山那樣,香港人好團結和熱心。我們又搞了個外國人講廣東話比賽,好本土、好有趣」。


無綫的首部家庭鬥爭長劇《狂潮》(1976年)和翌年的《家變》(1977年)大受歡迎,負責監製的周太解釋,這兩套劇所以令人懷念,是因為取材香港社會,反映現况,「老實講,劇本不是那麼勁,但就與社會拉上關係,好似《家變》,正是在廉署很勁的時候,所以取材廉署運作」。還有香港小姐和亞洲小姐選美,周太找來香港設計師設計衣服,帶動整個創意設計工業和製衣業。


「亞姐竟不懂廣東話」

無綫現時一台獨大,無人能挑戰,周太認為最大的問題是其他電視台不是香港的電視台。她說﹕「為何亞視近年別人對它有意見和不接受?就是它沒辦法建立起與公眾的關係。你看亞姐,是亞視全年最大的節目,但有些佳麗竟然不懂廣東話。政府發牌給你是要面向香港,不是面向廣東省。」


她說,香港的電視台一定要有自己的劇集和製作,如果只是靠四處買片,「那不是電視台,只是電視播放公司」。她說﹕「一個香港台,如果在香港人眼中不是香港的台,一定會離棄你,你會失去競爭能力。」


「劇集似曾相識 20年前做過?」

一台獨大,也許令無綫不思進取,周太說已很久沒看無綫的劇集,「因為我覺得劇本不夠班,我看見有些劇似曾相識,20年前咪做過?好似《親情》,講家庭倫理是很work的橋,但細節卻沒放在這個時代,真實感差好遠。為何別人去看韓劇、日劇?香港電視台應該要反省下」 。


她還記得1970年無綫送她到英國受訓時泰晤士電視的董事總經理說的一句話﹕「記住,什麼都是由劇本開始。」她說劇本是創意工業最核心的源頭,是無中生有那一下,只要內容好,即使拍的手法不夠好,也會受觀眾歡迎。


何謂保護市場? 指政府「太家長」

正因為電視節目對香港創意工業的重要,周太尤其不滿今次拒發牌給香港電視的決定,「行會是否忽略了對電視工業人才的重要,人才是推動到成個行業」。她又質疑政府說發3個牌會影響現有市場,「政府說要保護市場,大佬,你怎保護個市場?政府思維太過家長,你應該要放畀人,可能別人可以做大個餅呢?」


明報記者 周展鴻 蔡傳威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