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林泉忠﹕釣島之爭 別忘了還有沖繩長青網文章

2013年10月21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3年10月21日 06:35
2013年10月21日 06:35
新聞類別
副刊
詳情#
【明報專訊】時隔1年多,中日釣魚台危機仍未化解,在中日無法打破僵局的現狀下,支持中日友好的日本學術界與民間人士危機感日深,紛紛尋求新的途徑,希望讓中日關係回到正常的軌道上來。近期兩個動靜,值得關注。


一個是由日本研究中國的前輩學者毛里和子帶頭組成的「研究新型日中關係的學者之會」,希望透過學者們的智慧,向政府提出政策上的建言;另一個則是沖繩縣政府主動首次主辦談論東海區域安全的「萬國津梁論壇」。筆者有幸受邀出席了這次別具意義的活動。


區域安全的議題向來是中央政府的管轄範圍,沖繩縣政府主動辦這項活動,一來是由於近代以來,日本在行政上將釣魚台劃歸沖繩縣管轄,百多年來沖繩與釣魚台關係密切,並非局外人; 二來是因為沖繩與其他參與東海爭奪遊戲的中日美三方加上台灣,無論在歷史上還是現實裏都關係密切。加上沖繩,筆者稱之為東海「三大國+2」。


與會者之一的佐治華盛頓大學教授Mochizuku與筆者不約而同地認為軍事與經濟的硬實力,並不足以帶來該區域的長期和平。筆者更進一步提出沖繩擁有無與倫比的軟實力。包括﹕


一、與中、日、美、台有着密切的交流經驗;

二、因曾引進中日美3種體制,使沖繩文化具有高度的多元性;

三、釣魚台爭端實質上是民族主義的衝突,要化解如此衝突,具高柔軟度的沖繩身分認同不可或缺;

四、經歷了沖繩戰役的悲劇後,戰後沖繩民衆祈求和平的意識高漲,沖繩徹底的和平主義對東亞新秩序的成型應具有積極的正面意義。


中琉關係源遠流長,相信中國人對現在的沖繩社會也具有高度的潛在理解能力,當沖繩勇於站出來的時候,其他四方都應積極應對,以構築東海真正的和平。


作者是台灣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副研究員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