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吳志森﹕堅持下去 總有奇蹟長青網文章

2013年10月22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3年10月22日 06:35
2013年10月22日 06:35
新聞類別
副刊
詳情#
【明報專訊】梁振英政府以「一籃子/一男子」因素否決發牌給王維基,對民情有否足夠深入的研判?上星期,政府官員四出吹風,說什麼米已成炊,又沒有上訴機制,行會的決定當然有人失望,但最多一次遊行兩日集會,人群就會散去。電視台由兩個變4個,多了1倍,香港人最終會接受現實。結果,星期日12萬人上街遊行集會圍攻政府總部。事實證明,梁振英政府的政治判斷,與民情民意徹底脫節,也可能只是夜行人經過墳場,用吹口哨來壯壯膽,其實怕得要死。


爭取電視選擇權,已經發展成一場社會運動,勢頭也直迫反國教,原因非常簡單:因為人人都睇電視,目前電視的質素非常不堪,雞汁式節目叫人憤怒。梁振英政府粗暴否決港人對電視的選擇權,平日不理政治從未上街的牛頭角順叔順嫂,他們的神經也被觸動,道理比佔中反國教更淺白易明,更容易入屋。


如此簡單的道理,難道梁振英的內閣成員謀臣顧問,全部都不知不覺,無動於中?當然不是。自上星期行會選擇性發牌的決定拍板後,政府內部已經出現非比尋常的詭異狀况,首先傳出行會內部的激烈爭論,當過政務官的行會成員贊成全發3個牌照,是極左親信力排眾議,最後由梁振英拍板定案。放料人顯然有極濃的劃清界線味道。


然後,傳媒陸續收到行會討論過的政府內部文件,包括顧問報告指王維基的電視台各方面都表現甚佳,競爭力比併排行第二。包括去年底3司長仍主張發出3個牌照,更預警若否決申請,會觸發聯署、絕食和司法覆核的抗爭,結果全部都不幸而言中。這個時候泄露行會討論過的內部文件,客觀效果是給電視選擇權運動,提供更多彈藥。


律政司長袁國強被記者逼問,承認這些政府內部文件,是在發牌政策「商討過程中」「有考慮的內容」,間接證實文件的真確性。而行會召集人林煥光,更說行會「每名成員的角色猶如顧問,最終由特首綜合意見後決定」,矛頭指向最後的決策者。一向對梁振英毫不留手的立法會主席曾鈺成,更再三敦促政府向公眾解釋不發牌給王維基的原因。建制中人,由內閣成員、首席顧問,到保皇政黨,雖未致集體跳船,但卻沒有瞓身為政府的決定護航。


政府內部已經方寸盡失

支持政府的,就只有在政總對出天橋上,拉橫幅揮國旗,為梁振英搖旗吶喊的幾名市民,和左報語無倫次邏輯混亂的來論。梁振英孤立狀態,已到了四野無人的境地。


面對12萬群眾的吶喊,電視選擇權運動極速蔓延,政府一天發出4個聲明,律政司、行會秘書處、經商局,澄清又澄清,說明又說明,非但無法把問題說清楚,反而愈描愈黑,愈說愈糊塗,足見政府內部已經方寸盡失,陣腳大亂。無人能預計電視選擇權運動會有什麼結果,但以往的經驗表明,只要堅持下去,總有奇蹟出現。


■稿例

1.論壇版為公開園地,歡迎投稿。論壇版文章以900字為限,讀者來函請以500字為限。電郵forum@mingpao.com,傳真﹕2898-3783。


2.本報編輯基於篇幅所限,保留文章刪節權,惟以力求保持文章主要論點及立場為原則﹔如不欲文章被刪節,請註明。


3.來稿請附上作者真實姓名及聯絡方法(可用筆名發表),請勿一稿兩投﹔若不適用,恕不另行通知,除附回郵資者外,本報將不予退稿。


4. 投稿者注意:當文章被刊登後,本報即擁有該文章的本地獨家中文出版權,本報權利並包括轉載被刊登的投稿文章於本地及海外媒體(包括電子媒體,如互聯網站等)。此外,本報有權將該文章的複印許可使用權授予有關的複印授權公司及組織。本報上述權利絕不影響投稿者的版權及其權利利益。


(samngx123@gmail.com)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