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葉國謙﹕反對派最希望梁振英「放下人質事件」長青網文章

2013年10月23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3年10月23日 06:35
2013年10月23日 06:35
新聞類別
副刊
詳情#
【明報專訊】特首梁振英在印尼出席亞太經濟合作組織會議時,約見菲律賓總統阿基諾三世跟進人質事件,卻被菲律賓傳媒斷章取義指梁振英同意「放下事件」,引發本港反對派傳媒及政黨群起而攻之,指摘梁振英「出賣香港人」。菲國傳媒炒作「放下論」的目的,似乎是要製造既定事實,逼特區政府在人質事件中讓步。按道理,最希望梁振英「放下事件」的,應該是菲國政府,但觀乎菲律賓這個對美國死忠的前殖民地喜歡「搞搞震」的作風,事實又未必如此。反而是香港的反對派最希望梁振英「放下事件」,因為這樣他們就可以攻擊梁振英「軟弱無能」,為「倒梁」增加政治本錢。


有反對派政黨,在沒有弄清事實前,便急不及待發表聲明以及發動遊行,譴責特首的「放下論」。他們擺出一副誓要為人質事件的死傷者討回公道的模樣,提出強硬制裁菲律賓的方案,以突顯梁振英政府的「軟弱無能」,這些方案包括提出私人條例草案,分階段限制菲傭來港工作,甚至要求特區政府對菲律賓實施全面經濟制裁。反對派以20多萬名菲傭的飯碗以及全港僱用菲傭的家庭作為籌碼,藉機表演他們的「同仇敵愾」,可能贏得部分市民的一時掌聲,但引發的後果其實可以很嚴重,卻由特區政府以至全港市民承擔。涉外事務講求策略,盲目搞民粹只反映出無知和幼稚。


盲目搞民粹 只反映出無知和幼稚

不論特區政府如何反駁「放下論」,反對派仍然不斷攻擊梁振英。在菲國政府澄清「放下論」是個別菲國傳媒報道不準確後,反對派只好說:梁振英處理人質事件「軟弱」,因而任由菲方扭曲信息,令香港被「矮化」,梁振英表現「令人極度失望」,未有「維護香港政府的尊嚴」云云,這些惡意指控,像一面照妖鏡,把反對派虛偽的面孔暴露出來,他們聲言要向菲律賓追究到底,但卻調轉槍頭,藉事件狙擊特區政府。


公民黨的陳家洛打算在立法會大會上提出休會辯論人質事件,要求特區政府交代梁振英與阿基諾的會面細節,這個要求其實毫無實質義意,只是為做騷而做騷。立法會經過兩個月暑假復會,公民黨郭家麒在大會上向特首梁振英提出不信任動議,內容翻炒又翻炒,所以未能引起社會很大關注,但在這段期間爆出梁特首「放下事件」的新議題,反對派如獲至寶,咬着不放是意料中事。香港社會就在這種內耗空轉中停滯不前。


向菲律賓這種無賴政府追究人質事件的責任,特區政府採取強硬姿態是必須的,也必然政治正確,但特區政府如何做到強硬卻不流於民粹,是擺在梁振英面前最大的考驗。特區政府在處理人質事件時,必須要提防菲國再搞小動作。前車可鑑,台灣漁民遭菲律賓的公務船射殺後,中國大陸同仇敵愾,除了指摘菲國政府外,更以海軍艦隊在相關海域往返。但菲國政府狡猾地提出一個中國原則,表示無法以政府名義對台灣道歉,引起台灣民眾憤慨外,也間接反問大陸,還要不要與台灣站在同一陣線喊話?要的話,就搞出兩個中國的問題。


若事件一拖再拖

對特區甚至中央政府都不利

既然菲律賓可以借這種小動作挑撥海峽兩岸關係,同樣也可以在人質事件中借小動作挑撥中港關係。菲國政府只要死賴不道歉賠償,梁振英政府一時三刻拿不到有效方法應對,香港市民的憤怒便會愈大,轉而要求中央政府出手、向菲國強硬施壓的聲音相信愈多。事實上,有反對派立法會議員已經放話,若中央政府向菲律賓在旅遊及貿易上實施制裁措施,相信菲國會屈服。但國家的外交政策,取決國家整體利益、地區安全、國際形勢等多方面考慮,未必能實施香港反對派提出的強硬措施,屆時反對派會大肆攻擊中央政府口惠而實不至、「香港同胞共享做中國人的尊嚴和榮耀」都是假話等等。


因此,特區政府應聽取各方意見,集合民間智慧,盡快擬好向菲方就人質事件交涉的有效辦法。若事件一拖再拖,對特區政府甚至中央政府都不利。


作者是民建聯立法會黨團召集人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