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國際
詳情#
【明報專訊】最新天文照片顯示,早前被發現失去光芒的「世紀彗星」ISON,仍在散發一團優雅綠光,天文愛好者在11月底至12月初可望見到其光芒奪目的身影。
本月8日凌晨,天文攝影家布洛克(Adam Block)在美國亞利桑那州大學拍攝到ISON彗星的綠光彗髮照片。美國太空總署(NASA)也憑着哈勃太空望遠鏡拍到的照片,認為ISON完好無缺。NASA稱,雖然ISON的彗核「太小」,在照片裏幾不可視,但若彗核解體,太空望遠鏡勢必監測到出現無數碎片,如今所見圍繞彗核的彗髮仍平穩。
散發綠光 新照片證未解體
俄羅斯天文學家去年發現ISON後,專家普遍推測它於今年11月底至12月初靠近太陽時,將出現大型彗尾,光度強若月球15倍,即使白晝亦能憑肉眼觀測,故名為「世紀彗星」。然而,今年7月有學者指出,1月中旬起便觀察不到ISON的光芒,懷疑它從彗星故鄉「奧爾特星雲」(Oort cloud)飛向太陽途中,矽化物塵埃困住可構成彗尾的水蒸氣等氣體。也有分析認為,彗星裏的冰球可能融化,再沒有水氣構成彗尾。
ISON下月28日最接近太陽,屆時離太陽表面只有120萬米,香港等北半球理想觀測地區可觀賞到這天文現象。
(每日郵報/Space.com)
本月8日凌晨,天文攝影家布洛克(Adam Block)在美國亞利桑那州大學拍攝到ISON彗星的綠光彗髮照片。美國太空總署(NASA)也憑着哈勃太空望遠鏡拍到的照片,認為ISON完好無缺。NASA稱,雖然ISON的彗核「太小」,在照片裏幾不可視,但若彗核解體,太空望遠鏡勢必監測到出現無數碎片,如今所見圍繞彗核的彗髮仍平穩。
散發綠光 新照片證未解體
俄羅斯天文學家去年發現ISON後,專家普遍推測它於今年11月底至12月初靠近太陽時,將出現大型彗尾,光度強若月球15倍,即使白晝亦能憑肉眼觀測,故名為「世紀彗星」。然而,今年7月有學者指出,1月中旬起便觀察不到ISON的光芒,懷疑它從彗星故鄉「奧爾特星雲」(Oort cloud)飛向太陽途中,矽化物塵埃困住可構成彗尾的水蒸氣等氣體。也有分析認為,彗星裏的冰球可能融化,再沒有水氣構成彗尾。
ISON下月28日最接近太陽,屆時離太陽表面只有120萬米,香港等北半球理想觀測地區可觀賞到這天文現象。
(每日郵報/Space.com)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