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國際
詳情#
【明報專訊】今次校園槍擊案疑因校園欺凌。校園欺凌在美十分嚴重,佛州一名12歲少女不堪同學毆打及網上留言恐嚇跳樓身亡。研究指出,美國不少學校推出「反欺凌計劃」,卻出現反效果,令學生更易成被欺凌者。專家指出,打擊校園欺凌需校方、家長及學生多方合作。
播欺凌例子 學生有樣學樣
得州大學阿靈頓分校的研究員,向美國50個州7000名學生蒐集數據作分析,發現在設有「反欺凌計劃」的學校,學生更易成為欺凌受害者。研究員指出,這些反欺凌活動會給學生看不同欺凌例子的影片,令他們學到更多新欺凌方法,甚至學會欺凌後如何不留證據。
教育專家沙格爾(Franklin Schargel)近日撰文指出,打擊校園欺凌需靠校方、師生及家長合作。他建議,學校可設置一些「欺凌箱」,讓學生投信舉報,又或設立欺凌熱線,讓學生即時傳送信息或留言;校方又可在較少成人監督的地方,如校巴或學生餐廳等,訓練專人留意有否欺凌問題;老師可向學生安排需要合作的功課,教導他們學習協作,若察覺有欺凌時,應即採取行動,讓學生覺得被關心;學生如看到同學被欺凌,可給予對方關懷與同情,勿落井下石散播謠言;家長應多聽孩子說話,勿輕視欺凌投訴。
(綜合報道)
播欺凌例子 學生有樣學樣
得州大學阿靈頓分校的研究員,向美國50個州7000名學生蒐集數據作分析,發現在設有「反欺凌計劃」的學校,學生更易成為欺凌受害者。研究員指出,這些反欺凌活動會給學生看不同欺凌例子的影片,令他們學到更多新欺凌方法,甚至學會欺凌後如何不留證據。
教育專家沙格爾(Franklin Schargel)近日撰文指出,打擊校園欺凌需靠校方、師生及家長合作。他建議,學校可設置一些「欺凌箱」,讓學生投信舉報,又或設立欺凌熱線,讓學生即時傳送信息或留言;校方又可在較少成人監督的地方,如校巴或學生餐廳等,訓練專人留意有否欺凌問題;老師可向學生安排需要合作的功課,教導他們學習協作,若察覺有欺凌時,應即採取行動,讓學生覺得被關心;學生如看到同學被欺凌,可給予對方關懷與同情,勿落井下石散播謠言;家長應多聽孩子說話,勿輕視欺凌投訴。
(綜合報道)
回應 (0)